索象於圖-《天工開物》異本插圖比較研究 謝瑋 邱菊芯 97875184383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索象於圖-《天工開物》異本插圖比較研究
ISBN:9787518438310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
著編譯者:謝瑋 邱菊芯
頁數:3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4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明代時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亦是中國工藝技術插圖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該書以版刻插圖的形式,展現了古代工藝技術、使用器具及其對應場景,為後世了解中國古代工藝技術提供了直觀依據。但自1637年初刻版刊行以來,《天工開物》各個版本層出不窮,難免存在文字內容、所附插圖之間的差異,異本古籍雖為讀者提供了對比參照項,但也增加了不同版本之間校對、辨析的難度。本書擇取塗本、楊本、陶本三個版本進行異本插圖對比,結合文字與引證材料,對其風格、構圖、人物環境、刻繪技術、畫面合理性等方面進行詳細梳理、逐一校對,從藝術學、風格學等角度,對《天工開物》所附插圖的版本差異、形成路徑、設計思想等信息進行分析、拓展,並結合各版本插圖形成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探討其各自具備的歷史價值與科技價值,以便對古代工藝技術的發展與圖像形成的脈絡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為我國當代農業、手工業以及其他領域的工藝發展提供借鑒思路。

作者簡介

謝瑋,博士、教授、揚州大學碩士生導師。博士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專業,獲藝術學博士學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建築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本人研究方向、傳統設計衍生及創新研究、傳統藝術設計史論、器物文化與觀念史等。近年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主持省級、市廳級教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CSSCI及北大核心15篇;獲批國家專利4項;獲批山西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百部工程」一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揚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六屆兵工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天工開物》插圖比較所擇版本的研究小史
一、《天工開物》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緣何選擇塗本、楊本、陶本作為比較對象
三、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第二章 上卷
一、乃粒第一卷
耕、耙
耔、耘
筒車
牛轉翻車、人車
拔車、桔槔
北耕兼種圖
北蓋種圖、南種牟麥圖

水柵
水閘
陂塘
水轉翻車
高轉筒車
戽斗
轆轤
二、乃服第二卷
山箔圖
治絲圖
調絲
紡緯
溜眼掌扇經耙
過糊
花機圖
腰機圖
趕棉、彈棉、擦條、紡縷
蠶浴
捉績
分箔
擇繭
繅車
三、粹精第四卷
濕田擊稻、場稻
趕稻及菽圖
木礱
土礱
風扇車

水碓圖
牛碾
水磨
面羅
小碾圖
打枷圖
篩谷
?扇



壟疆
水碾
擊麻
簸揚
四、作成第五卷
布灰種鹽
淋水先入淺坑
海鹵煎煉
池鹽
蜀省井鹽
量較收藏
下石圈
鑿井
制木竹
下木竹
汲鹵
場灶煮鹽
井火煮鹽
川滇載運
五、甘嗜第六卷
軋蔗取漿圖
澄結糖霜瓦器
第三章 中卷
一、陶埏第七卷
造瓦、瓦坯脫桶
泥造磚坯
磚瓦澆水轉釉窯、煤炭燒磚窯
造瓶
造缸
瓶窯連接缸窯
瓷器汶水、過利
瓷器過釉、打圈
瓷器窯
二、冶鑄第八卷
塑鍾模圖
鑄鼎圖朝鐘同法
鑄千斤鍾與仙佛像圖
鑄釜圖
鑄錢、銼錢
倭國造銀錢
三、舟車第九卷
漕舫
六槳課船
合掛大車圖
雙繾獨轅車
南方獨推車
四、錘鍛第十卷
錘錨圖
抽線琢針圖
錘鉦與鐲圖
五、燔石第十一卷
煤餅燒石成灰
鑿取蠣房
南方挖煤
燒皂礬圖
燒取硫黃圖
燒砒圖
六、膏液第十二卷
南方榨
?皮油及諸芸苔胡麻皆同
推?子黑粒去殼取仁
七、殺青第十三卷
斬竹漂塘
煮樘足火
盪竹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
第四章 下卷
一、五金第十四卷
開採銀礦圖
熔礦結銀與鉛
沉鉛結銀圖
分金爐清銹底
穴取銅鉛
化銅
升煉倭鉛
墾土拾錠、淘洗鐵砂
生熟煉鐵爐
河池山錫、南丹水錫
煉錫爐
二、佳兵第十五卷
端箭
張弩
八面轉百子連珠炮、吐焰神球、流星炮
地雷
混江龍、地雷炸、混江龍炸
烏銃
萬人敵
三、丹青第十六卷
研朱
升煉水銀
銀復升朱
燃掃清煙、取流松液
四、麴櫱第十七卷
長流漂米
涼風吹變
五、珠玉第十八卷
沒水採珠船
揚帆採珠
寶井、寶氣飽悶
白玉河、綠玉河
琢玉
第五章 關於插圖所涉文化、技術、風格演化的思考
一、三個版本的歷史發展脈絡
二、印刷技術、插圖形式的演化與受眾群體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