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浩蕩七十年-大清衰亡與中國早期現代化 ISBN:9787519053970 出版社:中國文聯 著編譯者:張守濤 頁數:4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1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第一本全面、立體、真實書寫中國早期現代化、以人物為脈絡的中國近現代史著作。 知名歷史學家及作家馬勇、雷頤、岳南、王振羽、郭建龍、袁燦興、張宏傑、張明揚、李禮、張程、羽戈、諶旭彬傾情推薦! 開創性地展現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三波浪潮,第一波是從鴉片戰爭到洋務運動,以工業、科技、軍事等器物層面開始現代化為標誌;第二波是從甲午戰爭到維新變法,以文化、教育、制度等深層層面開始現代化為標誌;第三波從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以政治、思想、行為等根本層面開始現代化為標誌。 以龔自珍、魏源、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等知識人為主角,「借人以明史」,以「講故事」的方式生動闡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這些歷史人物的重要貢獻及其對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推進作用,文史融合、雅俗共賞。內容簡介 本書以著名知識人為主角,展現大清衰亡和中國早期現代化,是目前第一本以人物而非事件為脈絡的中國近現代史著作,也是第一本全面、立體、真實書寫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專著。 內容嚴謹,史料豐富,論證充分,文史融合,語言生動,格式規範,創新地採用現代化「浪潮」說,原創地提出中國早期現代化三波浪潮,注重突出經世致用、大變局、現代化,「借人明史」貼近現實,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作者簡介 張守濤,知名青年學者、文史作家,南京大學碩士畢業,現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文學院教師、中國作協會員。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文史作品二百余篇,出版《說說當今這些文化名人》《先生歸來》《凡人魯迅》《書香留韻》等著作。個人公眾號:濤聲一久。目錄 第一篇 中國早期現代化第一波浪潮:衰世、自強第一章 鴉片戰爭:現代化引子 一、馬戛爾尼來華:大清衰亡的徵兆 二、天理教攻入皇宮:大清衰亡的開端 三、龔自珍:大清步入「衰世」 四、林則徐:歷史的選擇 五、林則徐和義律:「欽差大臣」的對決 六、中英之戰:利益、文明的衝突 七、魏源:「經世致用」 八、戰敗原因:「降維打擊」 第二章 太平天國運動:現代化萌動 一、曾國藩與洪秀全:科舉改變命運 二、曾國藩:兩度自殺 三、左宗棠:誓為「今亮」 四、李鴻章與李秀成:太平天國覆滅 五、太平天國:地上建立不起天國 第三章 洋務運動:現代化開啟 一、曾左李:平定捻軍 二、曾國藩「望遠」:開創洋務運動 三、曾國藩:終究不是「聖人」 四、左宗棠「用情宜厚」:熱衷洋務 五、李鴻章「接軌」:洋務運動「集大成者」 六、中法戰爭:對洋務運動的檢驗 七、張之洞:洋務「後起之秀」 八、奕訴:洋務運動「總設計師」 九、郭嵩燾:「獨醒之累」 本篇結語 第二篇 中國早期現代化第二波浪潮:變法、進化 第四章 甲午戰爭:現代化刺激 一、日本挑釁:從琉球到朝鮮 二、甲午戰爭:中國慘敗日本大勝 三、甲午戰敗:中日現代化差距 第五章 維新變法:現代化推進 一、康有為「造勢」:為變法奠定基礎 二、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維新運動風生水起 三、奕訴與翁同龢「離去」:戊戌變法正式開始 四、光緒與康有為「聯袂」:戊戌變法轟轟烈烈 五、慈禧與光緒爭鬥:戊戌政變爆發 六、「戊戌六君子」犧牲:雖敗猶榮 第六章 義和團運動:現代化退潮 一、拳民興起:「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 二、聯軍侵華:「有誰料到今天竟到這般地步」 三、《辛丑條約》簽訂:「國家以來未有之奇變」 本篇結語 第三篇 中國早期現代化第三波浪潮:現代、新生 第七章 清末新政:現代化加快 一、慈禧:「打自己臉」 二、李鴻章去世:「裱糊匠」而已 三、張之洞與袁世凱:推行新政 四、袁世凱、張謇「轉身」:預備立憲加快 五、光緒、慈禧、張之洞去世:舊時代結束 第八章 辛亥革命:現代化重要一步 一、新軍槍響:「偶然」的武昌首義 二、孫中山:「一個人的革命」 三、同盟會:革命「遍地開花」 四、孫中山與袁世凱:古老中國迎來新生 本篇結語 結語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