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 (全3冊) ISBN:9787301342503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管世駿 頁數:14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1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為《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稿本的點校整理本。 《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校勘體例仿阮氏《十三經註疏校勘記》,出文注重保留底本面貌,其下羅列各版本異同,並彙輯王念孫、梁玉繩、張文虎等相關成果,間下精審按斷。通校的《史記》版本達十五種之多,可謂一本在手而各本燦然在目,王欣夫先生稱其為「校讀《史記》之淵海」。此次校點整理,還為底本出文補充了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對應頁碼,方便讀者對照使用。內容簡介 民國初年,吳興嘉業堂劉承幹影刻宋本前四史,聘王舟瑤校勘《史記》底本「宋蜀大字本」,校勘工作實際由管世駿完成,撰成《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並經王舟瑤審校。該校勘記原計劃附於影刻本《史記》書後,然而由於卷帙太多,未及付刻,稿本今藏復旦大學圖書館。本書即為《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稿本的點校整理本。 《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校勘體例仿阮氏《十三經註疏校勘記》,出文注重保留底本面貌,其下羅列各版本異同,並彙輯王念孫《讀書雜誌》、梁玉繩《史記志疑》、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等相關成果,間下精審按斷。通校的《史記》版本達十五種之多,其中,單行《集解》本有清道光間劉喜海彙集百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集解》本,單行《索隱》本有明末毛晉汲古閣本,二家注合刻本有蒙古中統二年平陽段子成刻本、明白鹿書院刻本(舊刻本)、明天順七年福建游明重刻元中統本、明正德十三年建寧府校刻元中統本,三家注合刻本有明嘉靖四年汪諒重刻黃善夫本、嘉靖六年王延?翻刻黃善夫本、嘉靖九年南京國子監張邦奇刻本、嘉靖十三年秦藩朱惟焯刻本、崇禎元年程正揆刻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評註本有明嘉靖十六年李元陽刻《史記題評》、明萬曆初凌稚隆刻《史記評林》,可謂一本在手而各本燦然在目,故王欣夫先生稱其為「校讀《史記》之淵海」。 此次校點整理,除了進行版本覆校、引文他校,還為底本出文補充了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對應頁碼,以便讀者對照使用。作者簡介 張彧,山東泰安人,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山東大學文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經學文獻學、《史記》的文獻學研究,在《文獻》《大學圖書館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目錄 上冊前言 凡例 宋蜀大字本史記校勘記引據各本 史記集解序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卷二 夏本紀第二 卷三 殷本紀第三 卷四 周本紀第四 卷五 秦本紀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卷九 呂后本紀第九 卷一○ 孝文本紀第十 卷一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卷一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卷二二 三代世表第一 卷一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一五 六國表第三 卷一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卷一七 漠典以來諸侯年表第五 卷一八 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 卷一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中冊 卷二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二 漢與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三 禮書第一 卷二四 樂書第二 下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