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學 陸靜波 沈永紅 97875671496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大學
NT$38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護理學
ISBN:9787567149670
出版社:上海大學
著編譯者:陸靜波 沈永紅
頁數:2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3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醫護理學》的編寫遵循教材規律,以護理學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指導,把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內容和編寫體系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相融合,注重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本教材結合在職護士學歷教育的特點,進一步滲透課程思政理念,在教材整體框架的基礎上,完善體例結構、優化內容、創新編寫形式、精練文字而成,並有知識鏈接和案例導入,一共8章,涵蓋了中醫護理學的主要內容。供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護理學專業用。
本教材在突出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中藥學、護理學等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將中醫護理學發展的新知識點和行業操作標準等引入教材。鑒於中醫護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特點,編寫中加入了課程互動內容、知識鏈接與案例的導入,以形象、生動地表達教學內容,並將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相結合,突出中醫護理專業特點,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在注重中醫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強化中醫思維,結構上力求體現科學的中醫護理臨床思路。每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學習目標,列出本章需要掌握的內容和重點難點,以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有目的地學習相關內容;第二部分為具體教學內容,並滲透中醫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體現中醫護理專業的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適用性。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護理學概論
第一節 中醫護理學的發展簡史
一、古代中醫護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二、近代中醫護理學的發展
三、現代中醫護理學的發展
第二節 中醫護理學的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恆動觀念
三、辨證施護
四、防護結合
第三節 學習中醫護理學的意義
第二章 中醫基本理論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藏象學說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精、氣、血、津液
一、精
二、氣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六、精、氣、血、津液在現代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五節 病因機理
一、病因
二、病機
第六節 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七節 辨證
一、八綱辨證
二、氣血津液辨證
三、臟腑辨證
四、其他辨證
第八節 辨證施護的原則和方法
一、辨證施護的原則
二、辨證施護的方法
第三章 中醫用藥護理
第一節 中藥基礎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二、中藥的用法
三、中藥分類
四、常用中藥
第二節 方劑基礎知識
一、方劑組成
二、方劑的劑型
三、方劑分類
四、常用方劑
第四章 經絡腧穴基本知識
第五章 中醫一般護理
第六章 常用中醫護理技術
第七章 中醫養生保健
第八章 中醫常見病症辨證護理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