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填方場地變形研究 鄭建國 97870307479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黃土高填方場地變形研究
ISBN:9787030747938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鄭建國
頁數:17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17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依託「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黃土丘陵溝壑區(延安新區)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二「黃土高填方沉降分析與變形預測技術研究」的科研成果,結合延安新區黃土高填方工程的實踐經驗,總結延安黃土丘陵溝壑區的典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特徵,介紹黃土高填方工程的建設思路和工程造地技術,研發黃土高填方工程的離心模型試驗技術,建立考慮壓實黃土時效變形特性的工后沉降預測模型,形成黃土高填方場地工后沉降的反演分析方法,揭示黃土高填方場地全過程沉降變形的時空規律和成因機制,提出基於實測數據的黃土高填方場地工后沉降預測系列方法。 本書可供從事高填方工程建設和科學研究的相關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于永堂,男,(1983-),遼寧鞍山人,博士,正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土木工程師(岩土),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華岩工程公司總經理。主要從事岩土工程監測與測試技術、特殊土工程性質評價與地基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主持和參与國家、省部科研課題17項,授權專利50餘項,發表論文70餘篇,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土木工程卷》,參編行業和地方標準6部,科研成果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茅以升岩土工程技術創新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科學技術一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一等獎等各類科技和工程獎勵15項,獲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陝西省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首席工程師、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委會「谷德振青年獎」等榮譽,兼任全國和陝西省4個學術組織的副主任委員或理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2 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2 1 試驗模擬研究
1 2 2 原位監測研究
1 2 3 沉降預測研究
1 3 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研究區地質條件
2 1 工程概況
2 2 地形地貌
2 3 地質構造
2 4 地層岩性
2 4 1 侏羅系
2 4 2 新近系
2 4 3 第四系
2 5 氣象條件
2 6 水文地質條件
2 7 不良地質作用
2 8 工程地質條件評價
2 8 1 黃土濕陷性
2 8 2 軟弱土層
2 8 3 填築料源
2 8 4 地震效應
2 8 5 土水腐蝕性
2 8 6 不良地質作用
2 8 7 場地穩定性
2 9 小結
第3章 高填方場地的形成過程
3 1 總體建設思路
3 2 原場地處理
3 2 1 濕陷性黃土處理
3 2 2 淤積土處理
3 2 3 不良地質體處理
3 3 土方填築
3 3 1 填築體處理
3 3 2 特殊區域處理
3 4 邊坡工程
3 4 1 坡型設計
3 4 2 坡面防護
3 5 排水工程
3 5 1 排水盲溝的設置原則
3 5 2 一般區域的排水盲溝設置
3 5 3 特殊區域的排水盲溝設置
3 5 4 環境水控制輔助性措施
3 6 小結
第4章 高填方場地變形的模型試驗研究
4 1 離心模型試驗相似條件
4 2 高填方場地離心模型試驗方法
4 2 1 試驗設備
4 2 2 試驗方案設計
4 2 3 試驗方法與步驟
4 3 離心模型試驗結果與分析
4 3 1 模型土壓力分佈規律
4 3 2 時間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3 填築速率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4 溝谷剛度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5 溝谷形狀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6 填土厚度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7 填土壓實係數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8 填土增濕對沉降影響分析
4 3 9 模型試驗與原型觀測結果的比較
4 4 離心模型試驗成果與試驗方法討論
4 4 1 高填方場地地表沉降形態的討論
4 4 2 試驗成果在高填方工程初步設計中的作用
4 4 3 高填方工程離心模型試驗方法的討論
4 5 小結
第5章 高填方場地變形的反演分析法研究
5 1 壓實黃土的固結蠕變特性
5 1 1 試驗方案與方法
5 1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5 2 壓實黃土的時效變形模型
5 2 1 模型的建立
5 2 2 模型驗證及應用
5 3 工后沉降數值反演預測
5 3 1 數值反演預測思路
5 3 2 模型建立及參數反演
5 3 3 計算結果與分析
5 4 小結
第6章 高填方場地變形的現場監測研究
6 1 變形監測系統設計
6 1 1 監測項目及目的
6 1 2 監測方案及方法
6 2 變形監測結果與分析
6 2 1 內部沉降變形的時空變化規律
6 2 2 地表沉降變形的時空變化規律
6 2 3 沉降變形影響因素分析
6 3 小結
第7章 高填方場地工后沉降的預測方法研究
7 1 黃土高填方場地工后沉降特徵
7 2 模型預測效果評價的建議模式
7 2 1 模型的內擬合效果評價指標
7 2 2 模型的外推預測效果評價指標
7 2 3 模型預測效果的內外誤差關係評價指標
7 3 工后沉降傳統回歸參數模型
7 3 1 回歸參數模型表達式
7 3 2 工程實例分析與效果檢驗
7 4 工后沉降預測新模型
7 4 1 新模型的函數表達式與基本性質
7 4 2 新模型參數的求解與估計
7 4 3 工程實例分析與效果檢驗
7 5 KF-ES融合沉降預測模型
7 5 1 KF-ES融合模型原理與實現
7 5 2 工程實例分析與效果檢驗
7 6 工后沉降組合預測模型
7 6 1 組合預測模型原理
7 6 2 單項預測模型的遴選
7 6 3 組合預測模型的建立
7 6 4 工程實例分析與效果檢驗
7 7 小結
第8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