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理論 (共4冊) 卡爾.考茨基 97875326619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辭書
NT$11,95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剩餘價值理論 (共4冊)
ISBN:9787532661954
出版社:上海辭書
著編譯者:卡爾.考茨基
叢書名:寰宇文獻
頁數:18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13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剩餘價值理論》是《資本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資本論》的第四卷」和「《資本論》的歷史批判部分」,和《資本論》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馬恩生前未將該手稿付梓,這項事業由卡爾·考茨基完成。考茨基版本由郭大力翻譯成中文,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譯本。本書是考茨基整理的三卷四冊版本的德文影印本,對於研究者了解《資本論》的形成史和思想內涵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與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是考茨基版《剩餘價值理論》的德文原著影印本。《剩餘價值理論》是《資本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恩生前未曾付梓,後由卡爾·考茨基整理,並在1905—1910年陸續出版了三卷四冊。第一卷專門闡述李嘉圖以前的政治經濟學,第二卷闡述李嘉圖的經濟學理論,第三卷闡述李嘉圖以後的經濟學家的理論。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系統了解馬克思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和發展歷史的批判性研究。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要著作《資本論》的第四卷。馬克思把《資本論》的前三卷稱為理論部分,把第四卷稱為歷史部分、歷史批判部分或歷史文獻部分。在這一卷中,馬克思圍繞著剩餘價值理論這個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對各派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歷史的分析批判,同時以論戰的形式闡述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許多重要方面。馬克思生前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他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但是沒有來得及整理出版第四卷。1905—1910年,卡爾·考茨基在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基礎上,整理出版了《剩餘價值理論》。該書是《資本論》的必要補充,是閱讀馬克思《資本論》不可忽略的理論文獻。

作者簡介
[德]卡爾·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1938) 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領導人。生於布拉格。早年在維也納習哲學,加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1877年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1883年起擔任黨刊《新時代》主編。曾宣傳馬克思主義。1891年參加起草《愛爾福特綱領》。恩格斯逝世后,編輯出版馬克思《資本論》第4卷(即《剩餘價值理論》)的手稿。20世紀初成為第二國際「中派」首領。1914年提出「超帝國主義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轉到社會沙文主義立場。1917年參与成立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次年發表《無產階級專政》一書,反對俄國十月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后在魏瑪政府中任職。20年代參与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和綱領建設。死於荷蘭。

前言/序言
出版說明
《剩餘價值理論》是《資本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資本論》的第四卷」和「《資本論》的歷史批判部分」,和《資本論》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本書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並未發表,而是作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一部分保存了下來。恩格斯在1885年為《資本論》第二卷所寫的序言中,首次對這一部分手稿進行了簡短評述。經過進一步研究,恩格斯最終確定了以馬克思命名的《剩餘價值理論》為題編輯《資本論》第四卷的總方針,但是在他生前也並未付諸實施。
恩格斯逝世以後,卡爾·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1938)經過對馬克思手稿的整理,在1905—1910年期間陸續出版了三卷四冊的《剩餘價值理論》。但是他沒有將該書作為《資本論》的第四卷,而是視為一部和《資本論》「平行」的著作。在今天看來,考茨基編輯的《剩餘價值論》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他打亂了馬克思原始手稿的順序,而且各章節標題擬定得也不夠貼切。同時,他還對馬克思原始手稿的內容做了許多刪減,並且對手稿的判讀也不夠精確。即便如此,該書在出版后仍然廣受歡迎,包括列寧在內,許多馬克思主義者都曾高度讚揚這部作品。
考茨基編輯的《剩餘價值理論》共分為三卷四冊,其中第二卷分為兩冊。第一卷專門闡述了李嘉圖以前的政治經濟學,第二卷闡述了李嘉圖的經濟學理論,第三卷闡述了李嘉圖以後的經濟學家的理論。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系統了解馬克思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和發展歷史的批判性研究。
1945年,郭大力將考茨基版《剩餘價值理論》翻譯成中文,並以《剩餘價值學說史》為名出版。此後郭譯本多次重印再版,在中文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譯本之一。
本次將考茨基版《剩餘價值理論》的德文原著影印出版,對於讀者了解《資本論》的形成史與思想內涵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與意義。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