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園經典醫學名著 陳修園 97875725127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陳修園經典醫學名著
ISBN:9787572512742
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陳修園
叢書名:歷代名醫名著精選叢書
頁數:52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19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陳修園經典醫學名著》將陳修園醫學著作中久負盛名、流傳甚廣的《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醫學從眾錄》《時方妙用》《景岳新方砭》5種名著彙集整理,合為一冊,方便讀者查閱和收藏。陳修園著作的顯著特色,是融貫《內經》之旨和《傷寒論》之法,論證治法悉遵古訓,將先輩諸賢之論與仲景學說並列合參,暢達經義,參以己見,或加評論,或附治驗,連在一起則易於理解,分開閱讀可保持原旨。
《陳修園經典醫學名著》由博返約、由淺入深,用方廣泛、變通靈活、簡明扼要、淺顯易懂,誠為醫學入門之階梯。

目錄
傷寒論淺注
卷一
辨太陽病脈證篇
卷二
辨太陽病脈證篇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篇
卷四
辨陽明病脈證篇
卷五
辨少陽病脈證篇
辨太陰病脈證篇
辨少陰病脈證篇
卷六
辨厥陰病脈證篇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法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脈證
辨痘濕喝脈證
金匱要略淺注
卷一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痙濕喝病脈證第二
卷二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卷三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卷四
奔豚氣病證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第九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卷五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卷六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卷七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第十六
卷八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卷九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卷十
雜療方第二十三
禽獸蟲魚禁忌並治第二十四
果實菜谷禁忌並治第二十五
醫學從眾錄
卷一
真中風症
中風續論
類中風症
虛癆
虛癆續論
卷二
咳嗽
痰飲
喘促
哮症
驚悸
血症
卷三
遺精
赤白濁
癃閉、五淋
心痛
腹中上下諸痛
心痛續論
嘔、吐、噦
呃逆
卷四
痙、厥、癲、狂、癇、癱瘓
癇症續論
疝氣
時方妙用
景岳新方砭

前言/序言
陳修園(1753-約1823),名念祖,號慎修。福建長樂人。清代著名醫學家、教育學家。自幼一邊攻讀儒經,一邊學醫,曾拜泉州名醫蔡茗庄為師學醫。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舉,曾任直隸省威縣知縣等職,在任上曾自選有效方劑救治水災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以病告歸,在長樂嵩山井上草堂講學,培養醫學生,一時學醫弟子極多。
陳修園一生孜孜不倦,從事醫學知識普及工作,著述宏富。他善於繼承整理古典醫籍,功力深厚,涉獵廣泛,博取眾長,結合個人實踐經驗,自成一家。其學術上醫文並重,師古而不泥古,法仲景,承「二張」,繼承與創新並舉。陳修園醫書的突出特點是文字質樸洗鍊,暢達優美,內容深入淺出,切于實用,非常適合初學者作為登堂入室的參考書。因此,陳修園的著作對於後世醫學之普及有著深遠影響。
《傷寒論淺注》6卷,約成書于嘉慶元年(1796年)。陳修園在精研《傷寒論》的基礎上,遵從後世張志聰、張錫駒所分章節,別創體例,將自己學習《傷寒論》的「淺注」以小字元形式附加於原書397節經文之中,深入淺出,暢達經義,並根據《傷寒論》要義,合原書若干節為一段,採用「按」「述」「引」等形式進行綜合評論。這種呈現方式既方便將原文、注文連讀而有助理解,又可以按需分讀以保持原旨,使學者樂於習誦。本書是學習《傷寒論》的重要參考書。
《金匱要略淺注》10卷,25篇,約成書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陳修園博採趙以德、胡引年、程雲來、沈目南、喻嘉言、徐忠可、魏念庭等研究《金匱要略》之精華,遵《內經》《難經》《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為依據,參以己見,用淺顯易懂的註解以小字元形式附加於《金匱要略》原文之中,使之深入淺出,簡單明了。本書是學習《金匱要略》的重要參考書。
《醫學從眾錄》8卷,40篇,成書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論述近40種內科病證為主,旁及婦人雜病。每一病症,皆引用《內經》或仲景學說加以闡釋,或選用仲景方葯作為辨證治療的準則。先概述病因、病機、辨證要旨,次述脈診,再列方葯。以仲景之法為宗,采歷代各家精言,復參己見,由博返約,淺顯易知,用方廣泛,變通靈活。陳修園自謂:「此書闡明聖法,為入門之准。」
《時方妙用》,刊于清嘉慶八年(1803年)。書凡四卷,首敘望、聞、問、切四診要點,次融歷代醫家及個人臨證經驗,對中風、噎膈、消渴、眩暈等42種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證候和治法方葯詳加闡發。突出以辨證為綱,兼收各家之說,參以己見,或加評論,或附治驗,條理井然,簡明扼要,誠為醫學入門,臨證處方之階梯。
《景岳新方砭》刊于嘉慶九年(1804年),書凡四卷,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全書以《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醫籍為旨,從辨證施治、理法方葯及藥物加工炮製等方面對張景岳《新方八陣》所載方劑及有關理論逐一闡析評說。根據其內容,可以分為批判性、指導性、讚揚性、有失偏頗性等幾個方面,于臨證者頗多啟發,值得一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