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史論 張乾元 97875769006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史論
ISBN:9787576900644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張乾元
頁數:5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10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大時代課題」為經,以毛澤東同志對「重大時代課題」的實踐探索和系統理論回答為緯,全景式再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恢宏史詩,闡釋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貢獻。

作者簡介

張乾元,男,1965年1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法學博士,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在《政治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參与完成的著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獲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復興道路的探求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與近代中國的衰落
一、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全球擴張
二、經濟全球化與西方的崛起
三、經濟全球化與近代中國的衰落
第二節 民族救亡復興道路的先行探索
一、農民階級的鬥爭及其局限
二、統治階級內部的應對及失敗
三、維新運動的登台與落幕
四、辛亥革命與民族資產階級的新探索
五、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
第三節 民族復興道路探索中的社會思潮交鋒
一、經世致用思潮與辭章考據之學的較量
二、洋務思潮與頑固思想的交鋒
三、維新思潮與守舊思想的論戰
四、革命思潮與改良思想的論戰
五、民主科學思潮與復辟復古思潮的角逐
六、科學社會主義思潮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交鋒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新型政黨的創立
第一節 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譯介和傳播
一、十月革命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初步接觸
二、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
三、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沒有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
第二節 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一、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熱潮
二、馬克思主義在論爭中進一步傳播
第三節 俄國十月革命道路與民族復興道路的初步錨定
一、十月革命及其偉大意義
二、十月革命與民族復興道路的初步錨定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誕生與民族復興道路的新開啟
一、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及其活動
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三、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第三章 第一個「重大時代課題」的提出與「第一次結合」的肇始
第一節 民族復興道路探索與第一個「重大時代課題」的提出
一、革命的性質和前途問題
二、統一戰線問題
三、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四、武裝鬥爭問題
五、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問題
第二節 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初步回答「重大時代課題」
一、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初步分析
二、毛澤東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初步回答「重大時代課題」
第三節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初始探索
一、毛澤東對中國革命性質問題的理論探索
二、毛澤東對適合中國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醞釀
第一節 革命根據地建設與中國民主革命新道路的開闢
一、革命根據地建設理論與實踐
二、民主革命新道路的開闢
第二節 「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形成
第三節 軍事鬥爭為主要任務下的建黨思想和建軍原則
一、從思想建設與政治路線的關係出發闡明從思想上建黨
二、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以實現黨的政治路線
第五章 第一個「重大時代課題」的自覺闡釋與「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實現
第六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的歷史性推進
第七章 「第二次結合」的開啟與新的「重大時代課題」
第八章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獨創性理論成果
結語——「馬克思主義行」與「中國共產黨能」的雙重變奏: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規律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