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輯校古籍考 (精) 石祥著 97871011658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魯迅輯校古籍考 (精)
ISBN:9787101165869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石祥著
頁數:4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0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將魯迅輯校古籍手稿與古籍通行本、魯迅日記等結合起來,還綜合了現存魯迅藏書實況,幾乎窮盡式地佔有資料,嘗試對魯迅輯校古籍的操作過程進行歷史還原。 本書不滿足魯迅對古籍的描述,而是重新審視魯迅輯校手稿,在探求流程之外察覺到個別書籍的輯校手稿中存在「缺環」,敢於對魯迅的古籍整理工作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 魯迅輯校古籍的手稿,此前影印公布並不全面,已有研究數量相對有限。本書在前賢基礎上,系統考察魯迅輯校古籍的具體情事,很多具體結論亦被新版《魯迅手稿全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吸納採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項目《魯迅輯校古籍研究》結項成果。魯迅輯校古籍是魯迅研究領域相對薄弱的方面,本書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追根溯源的研究,填補了這一問題尚無研究專著的空白。 本書共分三編,分別考察魯迅對史部、子部、集部文獻的輯校。採用文獻學的研究方法,通過文獻比勘考證及結合實物圖像,較為全面地清理了相關史實,將文獻學的實證方法與文本發生學、實物圖像方法相結合,對魯迅輯校古籍的整體情況、歷史事實、魯迅輯校各手稿本的特徵與相互關係、輯校逐步累積成型的過程、魯迅在輯校古籍中的處理材料的方法與細節操作等問題點進行系統的、追根溯源的研究。

目錄

引言
序章 魯迅所用格紙與輯校古籍金石手稿的時間推定
上編 魯迅輯錄的史籍地誌
第一章 《會稽郡故書雜集》的生成:基於魯迅諸手稿的文獻學考察
一、《故書雜集》諸手稿的性質與分組
二、編次布局的演變與輯本的「結構化」
三、小序的漸次形成
四、佚文歸屬的判定
五、校勘與拼合歸併:魯迅的佚文處理
六、案語的次第增補與撰定
結語
附表
第二章 魯迅輯校《謝承後漢書》考:增益型輯本的生成
一、稿本與抄本:魯迅輯校諸手稿的性質、關聯及書寫時間
二、增補校訂與連綴甄別:魯迅輯本的佚文處理
三、結構的再建:卷次調整與條目分合
四、案語的增補與寫定
結語
附表
第三章 《謝沈後漢書》魯迅輯本考略
一、謝沈書的流傳與諸家輯本
二、《謝沈後漢書》的魯迅輯錄手稿
三、結構編次與條目歸屬:魯迅輯本與他家輯本之異同
四、案語的訂補:魯迅輯本對於汪本的修正
結語
附表
第四章 《虞預晉書》魯迅輯本考述
一、虞預書的清人輯本與魯迅輯錄手稿
二、佚文條目的編次、歸屬與綴合
三、案語的差異
結語
附表
附 關於《姚輯本〈謝氏後漢書補逸〉抄錄說明》
中編 魯迅輯錄的中古文史典籍
第五章 魯迅輯校《嵇康集》考
一、《嵇康集》魯迅諸抄校手稿
二、叢書堂本原鈔舊校之取捨與校勘思路的變化
三、手稿 A的對校流程及校語的結構形式
四、手稿 B的底本與參校本的版本問題
五、手稿 B的校語結構與形態特徵
六、搜檢異文的範圍與對校的周密度
七、魯迅的理校與本校
結語
附表
附 《春秋左氏傳嵇氏音》《聖賢高士傳》的魯迅輯錄手稿
附表
第六章 魯迅輯校《謝靈運集》考
一、《謝靈運集》的流傳與存世諸本
二、魯迅輯校手稿的面貌與魯迅的輯校操作
結語
附表
第七章 魯迅輯錄孔融遺文與柳惲詩手稿
一、孔融遺文手稿
二、《柳惲詩》手稿
附表
第八章 魯迅輯錄《虞永興文錄》考略
一、《虞永興文錄》的構成與輯錄時段
二、魯迅的輯佚構思與手稿的「缺失」
三、魯迅的校勘來源與方式
附表
第九章 魯迅抄校《沈下賢文集》考
一、《沈下賢文集》的流傳
二、《沈下賢文集》的抄校手稿
結語
附表
第十章 魯迅輯錄《會稽覽古集》述略
一、《會稽覽古集》及華鎮著作的流傳與散佚
二、魯迅輯錄手稿的情況
結語
附表
第十一章 《文士傳》魯迅輯本研究
一、《文士傳》的散佚與諸家輯本
二、魯迅諸手稿及輯本的形成
三、手稿C的原始次序與《文士傳》的輯錄初期手稿
四、檢錄諸書的次序
結語
附表
第十二章 魯迅輯錄《眾家文章記錄》考
一、文章志諸書概要
二、由現存手稿所見的《眾家文章記錄》的輯錄流程
三、《眾家文集記錄》的輯佚水準
四、《眾家文章記錄》的學術史意蘊
附表
下編 魯迅輯錄的博物雜考書
第十三章 魯迅輯校《嶺表錄異》考
一、《嶺表錄異》及其輯本
二、魯迅輯錄《嶺表錄異》的諸手稿
三、輯校所用文獻的先後次序與諸手稿的形成時段
四、異文處理、文句綴合與校勘記的整合:魯迅的輯校體例
結語
附表
第十四章 魯迅校錄《雲谷雜記》考
一、校錄諸手稿的性質與特徵
二、魯迅的校錄底本
三、魯迅的校勘操作與思路
餘論 魯迅輯本與張宗祥
附表
第十五章 魯迅抄校《說郛錄要》及其他博物書述略
一、《說郛錄要》
附表
二、《南方草物狀》《南方草木狀》
附表
三、《桂海虞衡志》
附表
四、《釋蟲小記》
附表
五、《蜂衙小記》《燕子春秋》《記海錯》《夢書》
附表
六、《墨經正文》
附表
第十六章 魯迅輯錄越人子書考述
一、魯迅輯錄越人著述的諸手稿
二、《范子計然》
附表
三、《魏子》
附表
四、《任子》
附表
五、《志林》《廣林》附《釋滯》《釋疑》《通疑》
附表
附錄
談新版《魯迅手稿全集》「輯校古籍編」與「金石編」
新發現的與魯迅相關的譚正璧書信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