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時代金融創新的理論與實踐 ISBN:9787576831221 出版社:吉林大學 著編譯者:蔣天穎 王博 張超著 頁數:5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1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由前言和四篇共三十一章組成。 第一篇是「數字金融篇」。主要內容包括數字金融的回顧與展望、數字金融對綠色創新效率的影響路徑、金融市場盈餘操縱對實體經濟投資決策效率的影響、數字化背景下綠色金融與製造業升級的關係、基於數字化的金融體系透明度分析、數字普惠金融對小微企業成長的影響、數字金融與民營企業穩就業的關係、數字金融對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第二篇「金融創新篇」。主要內容包括縣域金融創新空間分異及驅動因素、區域金融創新的綜合評價、省域金融創新空間差異及其影響機理、公共信息操縱對金融市場情緒的影響、基於品牌交易市場創新的信貸市場效率、金融創新、產業結構變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金融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應、數字金融影響技術創新的傳導路徑、數字金融對工業綠色轉型的影響。 第i篇「金融集聚篇」。主要內容包括金融業集聚的區際差異及空間格局演化、金融業集聚的區域經濟增長效應、金融業集聚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空問溢出效應、金融賦能產融結合的影響機制、金融業與製造業共同集聚對地區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第四篇「政策建議篇」。主要內容包括浙江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困境與政策、促進數字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數字金融市場中模糊信息的形成與澄清、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工業投資賦能實體經濟的政策建議、數字金融背景下防範化解企業債務風險的建議、港航金融創新助推現代化物流樞紐的建議、加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能力的建議、金融創新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作者簡介 蔣天穎,男,寧波財經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創新管理等。人選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省151第二層次人才、寧波市有突出貢獻專家。近年來,主持國家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在《科研管理》《經濟地理》等全國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曾獲得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寧波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目錄 第一篇 數字金融篇第1章 數字金融的回顧與展望 1 1 數字金融的發展脈絡 1 2 數字金融的風險管理 1 3 數字金融的經濟效應 1 4 數字金融的研究展望 1 5 本章小結 第2章 數字金融對綠色創新效率的影響路徑 2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2 2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2 3 實證分析 2 4 結論與啟示 第3章 金融市場盈餘操縱對實體經濟投資決策效率的影響 3 1 金融市場盈餘操縱模型 3 2 內生信息模型 3 3 宏觀經濟模型 3 4 實體經濟投資決策效率影響動態模型 3 5 結論與建議 第4章 數字化背景下綠色金融與製造業升級的關係 4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 2 研究設計 4 3 實證分析 4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5章 基於數字化的金融體系透明度分析 5 1 全局博弈模型 5 2 模型均衡分析 5 3 模型政策解釋 5 4 結論與建議 第6章 數字普惠金融對小微企業成長的影響 6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6 2 模型、變數與數據 6 3 實證結果 6 4 傳導機制 6 5 地區異質性分析 6 6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7章 數字金融與民營企業穩就業的關係 7 1 機制分析與研究假設 7 2 變數、模型與數據 7 3 實證結果 7 4 機制研究 7 5 異質性分析 7 6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8章 數字金融對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 8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8 2 模型、變數與數據 8 3 實證結果 8 4 異質性分析 8 5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二篇 金融創新篇 第9章 縣域金融創新空間分異及驅動因素 9 1 研究方法與數據資料 9 2 縣域金融創新差異總體特徵 9 3 縣域金融創新空間格局演化 9 4 縣域金融創新發展驅動因素 9 5 結論與建議 第10章 區域金融創新的綜合評價 10 1 區域金融創新評價指標構建 10 2 區域金融創新各子系統測度 10 3 區域金融創新綜合水平測度 10 4 本章小結 第1l章 省域金融創新空間差異及其影響機理 11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2 省際差異時序演變特徵 11 3 省際差異空間演變特徵 11 4 三大區域差異比較 11 5 影響機理與空間計量 11 6 結論與建議 第12章 公共信息操縱對金融市場情緒的影響 12 1 模型構建 12 2 信息操縱的影響 12 3 信息操縱影響的決定因素 12 4 結論與建議 第13章 基於品牌交易市場創新的信貸市場效率 13 1 模型構建 13 2 品牌市場創新 13 3 信貸市場效率 13 4 結論與建議 第14章 金融創新、產業結構變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14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4 2 模型、變數與數據 14 3 實證結果 14 4 機制研究 14 5 異質性分析 14 6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15章 數字金融驅動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應 15 1 理論假設 15 2 研究設計與數據來源 15 3 基準回歸 15 4 異質性分析 15 5 結論與討論 第16章 數字金融影響技術創新的傳導路徑 16 1 傳導路徑與理論假設 16 2 模型、變數與數據 16 3 實證分析 16 4 結論與討論 第17章 數字金融對工業綠色轉型的影響 17 1 理論分析與假設 17 2 研究設計 17 3 總體影響 17 4 中介效應 17 5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篇 金融集聚篇 第18章 金融業集聚的區際差異及空間格局演化 18 1 縣域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區際差異 18 2 縣域金融服務業就業比重區際差異 18 3 縣域金融服務業集聚區際差異 18 4 分行業集聚水平的區際差異 18 5 縣域金融相關率空間格局演化 18 6 本章小結 第19章 金融業集聚的區域經濟增長效應 19 1 影響機制 19 2 模型、變數與數據 19 3 經濟增長效應 19 4 結論與建議 第20章 金融業集聚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溢出效應 20 1 綜合評價與空間差異 20 2 空間相關性分析 20 3 空間計量分析 20 4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2l章 金融賦能產融結合的影響機制 21 1 影響機制 21 2 模型設定 21 3 實證檢驗 21 4 經濟與社會效應 21 5 政策建議 第22章 金融業與製造業共同集聚對地區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22 1 指標與數據 22 2 模型構建 22 3 實證結果分析 22 4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篇 政策建議篇 第23章 浙江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困境與政策 23 1 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和趨勢 23 2 金融科技發展問題和挑戰 23 3 區塊鏈技術賦能供應鏈金融 23 4 金融科技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24章 促進數字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24 1 數字消費信貸的特徵 24 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