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金融學 張成思 978704061849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高等教育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貨幣金融學
ISBN:9787040618495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張成思
頁數:50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1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中國介紹貨幣金融學知識體系,共分四大模塊,分別是基礎知識篇、金融市場篇、貨幣銀行篇和利率匯率篇。基礎知識篇詳細介紹金融體系、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屬性,是學習金融知識的必備基礎;金融市場篇分別介紹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貨幣銀行篇系統介紹貨幣銀行相關理論,並闡明了新舊理論之間的邏輯聯繫;利率匯率篇分別介紹利率決定機制、利率期限結構和匯率決定機制。 本書有四個主要特色:第一,以中國經濟運行機制特徵為基礎,對既有的標準知識體系進行了傳承和發展,是一本更適合中國讀者的基礎性、全面性的貨幣金融學教材。第二,本書對貨幣金融學知識體系的介紹兼顧專業性和基礎性,深入淺出,是零起點讀者的友好型教材。第三,每章開篇均配有「學習目標」和「本章導讀」,便於讀者開篇即能了解全章重點內容。第四,資料豐富、立體多元。每章練習題、思考題和補充閱讀文獻等構成了特色鮮明的立體化教材呈現模式。 本書適用於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等經管類專業相關課程,也可供非經管類專業作為輔修課程教材,還可作為相關機構的培訓教材。

作者簡介

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動態機制、金融發展以及金融時間序列分析等。近年來以獨立或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金融類SSCI期刊世界排名第8)、JMCB、IREF、The World Econom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等國際主流SSCI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半數為刊首文或封面文章),在《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等中文權威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2010年獲得「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優秀論文獎(共評選出6篇),2013年榮獲「中國青年金融學者」獎,2014年獲得「第六屆薛暮橋價格研究獎」,2015年其專著《中國通貨膨脹動態形成機制的多重邏輯》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世界著名的RePEC資料庫統計的中國學者國際學術文章綜合影響力情況顯示,作者位列前10%(其中含國內兼職的國外教授)。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知識
第一章 金融與金融體系
第一節 什麼是金融
第二節 金融體系
第三節 金融機構概覽
第四節 金融市場概覽
第五節 金融體系與經濟運行的關係
第二章 金融機構
第一節 金融機構的分類
第二節 銀行業金融中介機構
第三節 證券業金融中介機構
第四節 保險業金融中介機構
第五節 金融基礎設施
第三章 金融產品
第一節 金融產品的相關定義與種類
第二節 債務類金融產品
第三節 權益類金融產品
第四節 金融衍生產品
第五節 混合證券
第二篇 金融市場
第四章 貨幣市場
第一節 貨幣市場概覽
第二節 同業拆借市場
第三節 可轉讓存單市場
第四節 票據市場
第五節 回購協議市場
第六節 短期政府債券市場
第七節 貨幣基金市場
第八節 歐洲美元市場
第五章 債券市場
第一節 債券市場概覽
第二節 債券的構成要素
第三節 債券的種類
第四節 債券的定價
第五節 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第六章 股票市場
第一節 股票的種類
第二節 股票發行與轉讓
第三節 股票價格指數
第四節 多層次證券交易系統
第五節 股票估值
第六節 有效市場假說
第七章 金融衍生品市場
第一節 遠期合約市場
第二節 期貨合約市場
第三節 期權合約市場
第四節 互換合約市場
第五節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功能
第六節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場組織形式
第三篇 貨幣銀行
第八章 貨幣
第一節 貨幣的定義
第二節 貨幣的職能
第三節 貨幣體系與貨幣形態的演進
第四節 貨幣的統計與度量
第九章 通貨膨脹
第一節 通貨膨脹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總體價格的度量指標
第三節 通脹率的計算
第四節 通貨膨脹的經濟影響
第五節 菲利普斯曲線
第十章 商業銀行
第一節 商業銀行的業務及盈利模式
第二節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
第四節 商業銀行的績效與競爭力
第五節 商業銀行的監管與《巴塞爾協議》
第十一章 中央銀行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組織結構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責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第四節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第十二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 貨幣政策目標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
第三節 利率走廊與利率地板體系
第四節 貨幣政策反應機制
第五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第十三章 存款創造
第一節 存款創造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多倍存款創造過程的簡單演示
第三節 銀行體系多倍存款創造的簡化模型
第四節 銀行體系多倍存款創造的拓展模型
第五節 銀行體系的多倍存款縮減模型
第六節 準備金、存款創造與貨幣供給的聯繫
第十四章 貨幣供給
第一節 基礎貨幣與貨幣供給
第二節 基礎貨幣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及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中央銀行與貨幣供給
第十五章 貨幣需求
第一節 古典貨幣數量論
第二節 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論
第三節 弗里德曼的真實貨幣需求論
第四節 流動性陷阱與政策應對
第五節 貨幣流通速度
第六節 貨幣需求理論的演進邏輯
第十六章 新貨幣理論
第一節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第二節 AD曲線與IS曲線的聯繫
第三節 AS曲線與菲利普斯曲線的聯繫
第四節 貨幣理論的新凱恩斯主義分析框架
第五節 貨幣理論的新貨幣主義分析框梁
第四篇 利率與匯率
第十七章 利率與利率決定機制
第一節 利率的定義與類型
第二節 古典利率決定論
第三節 可貸資金理論
第四節 流動性偏好利率決定論
第五節 IS-LM利率決定論
第六節 新凱恩斯主義利率決定論
第七節 利差
第十八章 利率期限結構
第一節 到期收益率
第二節 收益率曲線
第三節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第四節 信用風險、稅收與利率期限結構
第五節 利率期限結構與貨幣政策
第十九章 國際貨幣體系與匯率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概覽
第二節 金本位制與准金本位制(1870-1944年)
第三節 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1971年)
第四節 牙買加體系(1972年至今)
第五節 匯率基礎知識
第六節 購買力平價
第七節 利率平價
第八節 三元悖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