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多重目標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動態優化研究 ISBN:9787569032888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張銜 叢書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叢書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2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將系統闡述財政金融調控的動態一般理論,提出多目標均衡視角下的財政政策理論,並分析了「雙支柱」框架下的宏觀金融調控政策。這既可以為政府宏觀調控政策作參考,對進一步實施具有針對性、時效性和前瞻性的宏觀政策調整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意;也可以作為致力於研究宏觀財政金融政策的讀者提供理論學習讀物,作為其了解我國財政金融改革和發展的資料。作者簡介 張銜 經濟學博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委員會主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理論與經濟計量分析、《資本論》研究等。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金融研究》《經濟學家》等CSSCI期刊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教材、學術專著20餘部,譯著1部(森島通夫:《馬克思經濟學——價值與增長的雙重理論》)。目錄 1 導論1 1 研究背景 1 2 國內外文獻研究 1 2 1 財政稅收政策相關文獻研究 1 2 2 貨幣政策相關文獻研究 1 3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 3 1 研究思路 1 3 2 結構安排 2 財政稅收政策動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2 1 財政稅收政策分析動態模型 2 1 1 行為主體概述 2 1 2 政府的稅收與支出 2 2 最優稅收規則和最優稅收理論簡介 2 2 1 埃奇沃斯規則 2 2 2 拉姆齊規則 2 2 3 米爾利斯最優稅收理論 2 3 財政稅收政策動態分析的研究動態 2 4 相關研究述評 3 財政稅收政策的動態目標均衡理論分析 3 1 財政稅收政策選擇中的政府目標界定 3 1 1 基礎目標:組織財政收入 3 1 2 核心目標:促進經濟增長 3 1 3 終極目標:增進社會福利 3 1 4 不同目標間的對立統一關係分析 3 2 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理論構建 3 2 1 拉弗曲線評析 3 2 2 雙側稅收禁區理論模型 3 2 3 目標均衡下的政策選擇 3 3 財政稅收政策目標均衡演變的趨勢與動態調整影響因素 3 3 1 一般趨勢:經濟發展水平 3 3 2 動態調整的影響因素 4 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演變、現狀與趨勢分析 4 1 我國的稅制變遷與稅收政策目標的歷史演變 4 1 1 我國稅制變遷概述 4 1 2 我國稅制變遷的成因分析 4 1 3 目標均衡下的稅收政策選擇:結構性減稅 4 2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演變的經驗證據 4 2 1 宏觀稅負的變動與現狀分析 4 2 2 稅制結構的動態變化與現狀分析 4 3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均衡的動態趨勢分析 4 3 1 當前我國稅收政策面對的挑戰與目標導向 4 3 2 我國稅收政策目標的長期變化趨勢 5 目標均衡視角下我國稅率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5 1 引言 5 2 理論分析框架 5 2 1 基本假設 5 2 2 模型構建 5 2 3 競爭性均衡 5 3 參數估計 5 4 模擬分析 5 4 1 最優宏觀稅負的動態區間估計 5 4 2 宏觀稅負水平變動的衝擊效應 5 5 實現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目標均衡的對策建議 5 5 1 適度擴大「結構性減稅」,優化稅收結構 5 5 2 優化財政收支結構,防控財政風險 5 5 3 實施稅收聽證制度,進一步促進稅收政策目標均衡 6 貨幣政策動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6 1 貨幣效用模型(MIU模型) 6 1 1 模型的基本結構 6 1 2 穩定狀態的分析 6 2 現金先行模型(CIA模型) 6 2 1 確定性的現金先行模型 6 2 2 隨機的現金預付模型 6 3 卡甘貨幣模型 6 3 1 基本模型 6 3 2 卡甘模型的解 6 3 3 模型的擴展 7 貨幣政策目標與傳導的動態分析 7 1 貨幣政策目標的動態分析 7 1 1 貨幣政策的多重目標 7 1 2 優化多重貨幣目標的動態方法 7 1 3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7 1 4 確定中介目標的動態方法 7 2 多重貨幣政策目標的優化 7 2 1 引言 7 2 2 現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形成背景及變化 7 2 3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改革的必要性與改革方向 7 2 4 多重貨幣政策目標下的優化分析——以經濟增長為優先目標的優化選擇 7 3 貨幣政策傳導的動態分析 7 3 1 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 7 3 2 信貸配給與貨幣政策傳導 7 4 從「傑克遜霍爾共識」到「雙支柱」調控框架:貨幣政策目標反思 7 4 1 「傑克遜霍爾共識」 7 4 2 「雙支柱」調控框架 7 4 3 對貨幣政策目標的反思 7 5 「流動性陷阱」理論質疑 7 5 1 貨幣政策失效的「流動性陷阱」解釋 7 5 2 「流動性陷阱」概述 7 5 3 學術界圍繞「流動性陷阱」的爭論 7 5 4 「流動性陷阱」理論不成立 7 5 5 貨幣政策失效的理論分析 7 5 6 結論與啟示 附:對普爾規則的一個運用 8 貨幣金融監管體制的動態優化分析:基於「雙支柱」調控框架 8 1 「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緣起 8 1 1 傳統貨幣政策與微觀審慎監管難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8 1 2 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之間存在協調問題 8 1 3 宏觀審慎政策與微觀審慎監管之間存在協調問題 8 1 4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金融監管組織結構有進一步改革必要 8 2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金融多頭監管的動態博弈分析 8 2 1 微觀審慎監管下監管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動態博弈 8 2 2 宏觀審慎監管下中央銀行與監管機構的協調困境 8 3 「雙支柱」調控政策的動態優化分析:DSGE模型 8 3 1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簡介 8 3 2 構建DSGE模型的基本原理 8 3 3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應用 8 3 4 基於DSGE模型的「雙支柱」調控政策動態優化分析框架 8 4 「雙支柱」調控框架下貨幣金融監管體制的國際鏡鑒 8 4 1 英國「超級央行模式」 8 4 2 美國「雙線多頭」模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