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趨勢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探究 李耀平 978756067251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工智能趨勢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探究
ISBN:9787560672519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李耀平
頁數:1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9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工業製造正經歷著轉型升級、迭代發展、突破瓶頸的關鍵時期。基於國家「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需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亟須一大批工程科技高端創新人才,以支撐科技創新的自立自強。在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下,如何培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高端人才,振興我國先進位造業,實現工程科技的新跨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書以面向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需求為背景,研究我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是高端人才培養的策略、模式、路徑,探究高端創新人才在知識、能力、思維、行為、素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內涵,為前沿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提出建議。

目錄
第一章 人工智慧的顛覆性與創新人才培養變革
一、人工智慧的顛覆性
二、工程科技創新
三、創新人才培養的變革
第二章 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借鑒
一、美國高等工程教育
二、德國高等工程教育
三、法國高等工程教育
四、日本高等工程教育
五、印度高等工程教育
第三章 我國工程教育的實際狀況
一、我國當前工程科技發展的瓶頸與短板
二、我國工程教育的歷史與未來
三、我國工程教育面臨的挑戰
第四章 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行」
一、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行」內涵構建
二、我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行」挑戰
三、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突破
第五章 面向未來的挑戰與思考
一、人工智慧趨勢下中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現狀
二、拔尖人才培養實施路徑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人工智慧是一種前沿顛覆性技術,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次高潮、兩次低谷。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人工智慧在算力、演算法、大數據等要素的支撐下,呈現出新的爆髮式增長趨勢,對工程科技創新、傳統製造轉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全球主要製造強國和製造大國,如美國、中國、英國、德國等,紛紛布局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搶佔發展的先機。
在人工智慧視域下,我國工程科技面臨解決「卡脖子」瓶頸問題、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重大挑戰,亟待在工程科技的原理探索、技術突破、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工程科技高端人才給予重要支撐。我國的人才緊缺現象主要集中在高端設計研發領域、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智能製造以及人工智慧領域等。科技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緊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先進位造發展的主要問題。同時,工程科學家、卓越工程師、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等不同層次的科技領軍人才、拔尖創新人才科學、合理的體系構建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工程科技高端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學習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的創新人才培養經驗、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工業製造轉型升級、迭代發展以及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前沿方向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中國製造發展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充實高端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等重要的「知行」內涵,特別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教育」的重要應用場景,真正解決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關鍵問題,推動工程教育的新時代變革,為工程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發展提供堅實的高端人才支撐。
本書在分析人工智慧發展態勢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工程科技創新的重大需求,提出工程科技高端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對標國際先進工程教育模式,剖析我國工程科技高端人才培養的現狀與不足,探索高端人才「知行」內涵構建及培養模式,以及機制變革的路徑、方法,為我國工程科技高端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