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與差異-現代與後現代語境中的藝術 毛一茗 程馨漫 樊歡 朱曉璐 97875690636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大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邊界與差異-現代與後現代語境中的藝術
ISBN:9787569063622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毛一茗 程馨漫 樊歡 朱曉璐
頁數:1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4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藝術理論研究專著,內容涉及現代主義、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後現代主義語境下的藝術討論。全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在前面兩章中討論了文化現代性與啟蒙現代性,並論及空間及建築美學,在後面兩章中圍繞後現代主義展開,論及新媒介、當代藝術及具身認知。本書以媒介、身份、具身認知三個論題為線索,由繪畫、設計、戲劇、美術理論等不同角度切入進行討論,串聯起美術、美學及設計在現代、後現代及當代的語境中的發展,是對現代藝術討論視角轉變的一次新嘗試。

目錄

第一部分 技術、傳播、解構:現代性與媒介之思
第一節 論當代媒體環境下藝術傳播的學術性
第二節 技術壟斷時代的文化困境與媒介批判
第三節 解構主義與西方現當代美術創作
第四節 整一與分離:中西美術發展中的兩種現代性
第二部分 啟蒙、辯證、空間:未完成的現代性與建築美學
第一節 論中國藝術審美現代性追求同西方現代藝術的差異
第二節 試析布萊希特戲劇體系的後現代性及時代價值
第三節 從宗白華與梁思成的園林建築美學思想看「中而新」的設計觀
第四節 列斐伏爾空間哲學中的政治、身體與烏托邦思想
第三部分 敘事、設計、消費:後現代性的「重構」語境與身份認同
第一節 中國當代美術語境中的「元敘事」與個體性探討
第二節 現代設計與後現代設計的身份認同
第三節 後學科時代的視覺文化研究
第四節 達達主義與西方後現代主義藝術
第四部分 知覺、沉浸、新媒介:從身體感知到具身認知的轉向
第一節 從身體感知維度追問新媒體藝術動向
第二節 間性體驗——新媒體藝術展黑匣子內被操縱的身體
第三節 具身認知與概念形成
第四節 知識生成:古典美學中的「味覺」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