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地理信息化理論與實踐 ISBN:9787030783479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潘威 頁數:2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86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受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近代中國西部邊疆多語種水利史料整理與研究」(23VJXT018)和雲南大學研究生優質課程建設項目「數字人文與史學研究」聯合資助。21世紀初,中國歷史地理學界開始嘗試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引入研究實踐,並發展出「歷史地理信息化」這一新興方向。在當前國家「新文科」發展戰略下,「歷史地理信息化」在高校歷史學的科研、教學中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對「歷史地理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探討與總結。本書系統介紹了歷史地理信息化的學科發展歷程,實際操作中的應用軟體與工具,以及分析方法。針對古舊地圖的信息化處理和管理還進行了舉例分析,並通過實踐案例介紹了歷史地理信息化在具體研究中的操作過程。 本書適合對歷史地理信息化感興趣的歷史學和「數字人文」學者及研究生閱讀。作者簡介 潘威,男,上海市寶山人,雲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氣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史學會會員。2015-2016年受聘為日本學術振興會長期外國研定者。主要研究領域對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地理信息化。發表論文40餘篇。目錄 序/張萍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學科發展歷程 第一節 學科發展 第二節 DH與HGI 第二章 應用軟體與工具 第一節 GIS軟體 第二節 社會網路分析軟體 第三節 波譜分析軟體 第三章 分析方法 第一節 空間自相關 第二節 格網支持下的空間自相關性分析 第三節 小波、交互小波與M-K檢驗 第四節 分形指數 第四章 GIS方法與古舊地圖處理 第一節 古代地圖的信息化處理 第二節 近代地圖的處理 第三節 基於時態地理信息系統的專項歷史地名庫的設計與搭建 第五章 實踐案例(上) 第一節 近代新疆灌溉渠系的重建 第二節 近百年來渭干河-庫車河三角洲綠洲灌渠變動及其環境效應 第三節 近代綠洲灌渠模型建立試驗 第六章 實踐案例(下) 第一節 工作目標與主要技術手段 第二節 1920年代江漢平原的垸田 第三節 河網結構分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