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代東北民族文化與漢文化關係研究 ISBN:9787544574174 出版社:長春 著編譯者:李路著 頁數:25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89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旨是討論漢代東北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關係。依學界傳統族系劃分,除華夏族系之漢民族外,漢代東北地區還活躍著其他三大族系古民族,分別為:肅慎族系的真番、挹婁;穢貊族系的穢、貊、夫余、高句麗、沃沮;東胡族系的東胡、鮮卑、烏桓等。綜合歷史記載與考古資料,這些民族基本上都發展出各自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這些民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與與漢民族進行著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相互影響,雜糅聚合,共同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奠定了中華文化在東北亞地區的多元一體格局。本書主要從漢代東北地區的民族融合與遷徙、漢代東北民族的社會生產及其對漢文化的吸收、漢代東北民族制度文化發展及漢制影響、漢代東北民族的心態文化與漢文化傳播、漢代東北民族與漢民族民俗文化的共存互融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論述。作者簡介 李路,1985年4月生,吉林省長春市人。主要從事漢魏晉東北民族史、東北地方古文獻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現為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師,主持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目錄 第一章 漢代東北地區的民族居地與遷徙第一節 漢代東北民族的居地與民族遷徙 一 肅慎族系各民族的居地與遷徙 二 穢貊族系各民族的居地與移民 三 東胡族系各民族的居地與移民 第二節 漢族的居地與人口 一 遼東郡的地望與人口結構 二 遼西郡的地望與人口 三 蒼海郡的地望與民族 四 樂浪郡的地望與民族 五 玄菟郡的變遷與人口 六 真番郡的地望 七 臨屯郡對蒼海郡的繼承 第二章 漢代東北民族的社會生產水平及其對漢文化的吸收 第一節 漢代東北民族的社會生產力發展及其特徵 一 以遊牧為主的社會生產 二 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生產 三 以漁獵為主的社會生產 四 漢代東北民族物質文化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漢代東北地區漢族的社會生產水平——以三道壕遺址為中心 一 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生產 二 發達的金屬冶鑄業 三 制陶業、磚瓦業與建築業 第三節 在漢文化影響下漢代東北地區的物質文化發展 一 漢代東北地區的交通與貿易 二 漢代東北民族社會生產的轉型 三 漢代東北民族手工業的進步 四 漢代東北民族與漢族物質文化的交融 五 漢代東北民族物質文化對漢族的影響 第三章 漢代東北民族的制度文化發展及漢制的影響 第一節 漢代東北民族的社會組織制度與政治文化 一 夫余的社會階層與制度 二 高句麗的社會政治結構與制度 三 穢族的邑落制度 四 沃沮族的邑落制度 五 鳥桓與東胡的部落制度 六 鮮卑的部落制度 七 挹婁的邑落制度 第二節 漢王朝的東北民族政策及其影響——以「和親」為中心 一 漢代的和親政策及不與東北民族和親 二 西漢時期的東北民族政策 三 東漢時期東北民族政策的調整 四 漢王朝東北民族政策對東北民族外部政治環境的影響 第三節 漢制影響下的漢代東北地區制度文化發展 一 郡縣制運行範圍的擴大及其影響 二 宗族制度和世襲制度在東北民族社會的逐步確立 三 漢王朝官職系統、爵位體系在東北民族社會的傳播 四 漢代東北民族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 第四章 漢代東北民族的精神文化與漢文化傳播 第一節 漢代東北民族的精神文化發展狀況 一 高句麗與沃沮 二 夫余 三 穢 四 烏桓與鮮卑 五 挹婁 第二節 漢代漢民族精神文化向東北民族的傳播 一 漢語和漢字在東北地區的流通 二 漢族教育體系在東北地區的傳播 三 儒家文化對東北民族社會思潮的影響 四 漢族審美意識向東北民族的滲透 五 漢族藝術在東北地區的傳播 第三節 漢代東北地區精神文化發展的差異與趨同 一 漢代東北民族與漢族在精神文化領域的差異 二 漢代東北地區精神文化的趨同性 第五章 漢代東北民族與漢民族民俗文化的共存互融 第一節 漢代東北民族的民俗文化 一 夫余族的民俗文化 二 高句麗族的民俗文化 三 穢族的民俗文化 四 沃沮族的民俗文化 五 烏桓族與鮮卑族的民俗文化 六 挹婁族的民俗文化 七 漢代東北民族民俗文化的總體特徵 第二節 漢代漢民族與東北民族民俗文化的差異與交融 一 漢人的風俗觀及其影響 二 漢族與東北民族婚俗的異同 三 漢族喪葬習俗在東北民族社會中的傳播 四 漢族服飾習俗對東北民族的影響 五 漢族節令、曆法習俗與東北民族的差異與交融 第三節 漢文化影響下漢代東北地區的民俗文化發展 一 漢代東北地區民俗文化的多源性 二 漢代東北地區民俗文化的區域性 三 漢代東北地區民俗文化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四 漢代東北地區民俗文化發展的歷史趨勢 主要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