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歌劇《黑桃皇后》中角色蓋爾曼的舞臺詮釋研究 ISBN:9787552324938 出版社:上海音樂 著編譯者:孫兆潤著 叢書名:東北亞音樂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學術成 頁數:1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0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2020年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人才培養項目「俄羅斯音樂成就的成因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項目編號:2020GSP18)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本科高校項目《俄羅斯歌劇藝術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影響和啟示》(項目編號:GJB1422662)階段性成果。 這是國內第一部以貫通的史學視角來論述歌劇《黑桃皇后》男主角蓋爾曼舞台詮釋的學術專著。《黑桃皇后》是一部具有神秘主義色彩的心理悲歌劇,是柴科夫斯基歌劇體裁的集大成之作。在俄羅斯歌劇人物形象中,蓋爾曼在性格演繹和聲樂唱段上堪稱戲劇男高音的試金石。這個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矛盾的人格特質為二度創作者在詮釋上提供了廣闊縱深的創作空間。作者簡介 孫兆潤,筆名:雨潤晨鐘,哈爾濱音樂學院副教授,音樂學系西方音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留學俄羅斯,音樂藝術博士,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西方音樂學會副秘書長。學術方向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音樂藝術研究和中俄音樂文化交流領域。發表中俄著譯述150萬余字。主持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本科高校項目《俄羅斯歌劇藝術的發展及對中國的影響和啟示》;主持中國音樂學院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俄羅斯聲樂學派研究》項目;主持東北亞音樂文化發展協同中心科研一般項目《西方音樂史敘事不該忽略的史實:俄羅斯音樂崛起的奠基期(1736—1836)研究》。曾獲第二屆(2006年11月)和第三屆(2007年11月)「世界音樂文化映像中的聖彼得堡」國際聲樂比賽獨唱第二名;第三屆「世界音樂文化映像中的聖彼得堡」國際聲樂比賽(2007年11月)最佳民族歌曲演唱獎;第一屆「鮑里斯·施托卡洛夫」國際聲樂比賽(2009年11月)優勝獎;第四屆俄羅斯「絲綢之路」國際歐亞藝術節(2021年12月)文化藝術領域特殊貢獻獎;第三屆全國高校聲樂論文評選(2018年7月)二等獎;第二屆全國歌劇理論與創作研討會暨優秀歌劇評論推優活動(2021年10月)「優秀論文」等獎項;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22 12)。目錄 作者序緒論 歌劇角色表演詮釋作為歷史一理論研究課題 第一章 作曲家創作歌劇的心路歷程 第二章 歌劇《黑桃皇后》劇情解讀 第三章 蓋爾曼人物形象溯源與剖析 第一節 蓋爾曼的首位詮釋者——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第二節 普希金原著與柴科夫斯基歌劇中蓋爾曼人物形象的比照 第三節 拿破崙身影的投射——普希金原著中蓋爾曼人物剖析 第四章 蓋爾曼舞台表演詮釋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蓋爾曼歌劇舞台表演詮釋風格的形成與流變 第二節 管窺不同歌唱家蓋爾曼舞台表演詮釋的特點——以詠嘆調《我們的生活是什麼》為例 第五章 四個時代,四位代言 第一節 「一位歌劇領域新式演員的鮮明代表」——蓋爾曼的首演者尼古拉·菲格涅爾 第二節 「人生的真理伴隨著他」——尼古拉·別持科夫斯基詮釋的蓋爾曼 第三節 「蓋爾曼,一顆裸露、破碎的靈魂」——烏拉基米爾·阿特蘭塔夫詮釋的蓋爾曼 第四節 傳統的承繼者和革新者——阿列克賽-斯捷波連科詮釋的蓋爾曼 第六章 歌劇《黑桃皇后》在中國 第一節 歌劇《黑桃皇后》在中國的不完整「首演」 第二節 「中國的蓋爾曼」聲樂家沈湘的傳奇人生 結語 參考文獻 俄文文獻 中文文獻 音像文獻 《黑桃皇后》排演的歷史線索 附錄 《黑桃皇后》三幕七場歌劇劇本(譯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