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詩經》詮釋史 ISBN:9787550640894 出版社:鳳凰 著編譯者:榮國慶著 頁數:3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4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詩經〉詮釋史》是長治學院榮國慶撰寫的學術著作,其成果對經學闡釋學、《詩經》研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各《詩經》詮釋文本在中國思想政治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以「經」為對象,以訓詁、解題、音韻為學術方法,是中國知識分子構建文化話語權的一種主要形式。在歷代文人參與和觀照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詩經》文本不斷呈現出種種可能性,持續湧現出新的意義,保持了其作為經典的恆常存在。本書以歷代《詩經》研究的文本為基礎,探討不同時代、不同知識分子,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在知識分子話語構建的基礎上,深層次解讀《詩經》的詮釋文本的生成背景及意義,研究了從先秦到清代,《詩經》詮釋方法和詮釋思想的延續與流變。作者簡介 榮國慶,1971年9月生,文學博士,現為長治學院副教授,是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會員。多年來從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孟子)詩學研究》《(詩經)詮釋史研究》等著作,在《中國道教》《紅樓夢研究學刊》《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近40篇。目錄 前言一、問題的提出 二、《詩經》詮釋史研究路徑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時代——《詩經》詮釋的發生 一、先秦《詩經》相關文獻與研究 二、先秦文獻引《詩》研究成果 三、先秦《詩經》詮釋前提 四、從「場景釋義」到「言語釋義」——春秋《詩》學詮釋的開端 五、儒家的《詩》論和《詩》用 第二章 漢代《詩經》詮釋思想 一、漢代《詩經》詮釋史料整理與研究 二、史料所見《詩經》詮釋思想的變遷 三、漢代《詩經》學派概述——以《史記》《漢書》《後漢書》描述?中心 四、漢代《魯詩》學派內部有分歧 五、漢代《詩經》詮釋與政治的結合與疏離——《詩經》經學化路徑考論 六、鄭玄《毛詩箋》詮釋思想研究 第三章 魏晉——唐《詩經》詮釋的轉折 一、魏晉南北朝《詩經》文獻史料 二、魏晉南北朝文化話語重構與《詩經》文化地位的下行 三、魏晉南北朝古學復興與《毛詩》中心化 四、儒、釋、道、玄影響下《毛詩》詮釋新義的發生 五、《毛詩正義》與唐初文化建設 六、《毛詩正義》詮釋學思想研究 第四章 宋代《詩經》詮釋思想研究 一、宋代《詩經》文獻史料 二、宋代《詩經》詮釋思想的變遷——政治哲學、審美經驗到形而上的追求 三、朱熹《詩集傳》詮釋思想研究 第五章 元代《詩經》詮釋研究 一、元代《詩經》文獻研究 二、明、清兩代對元代《詩經》文獻的評價 三、元代《詩經》詮釋研究 第六章 明代《詩經》詮釋研究 一、明代《詩經》文獻述要 二、明代《詩經》詮釋研究 第七章 清代《詩經》詮釋思想的新突破 一、清代《詩經》文獻研究 二、清初漢學的追求與清代學術品格的確立 三、清代「折中」詮釋思想的形成與實踐——以《四庫全書總目·詩經》?例 四、附論:納蘭容若與《四庫全書薈要》提要 五、後四庫時代《詩經》詮釋的路徑與方法 六、語文學詮釋方法實踐 七、語文學詮釋方法的反正與今文詩學的發生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