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編中國自然地理 (第二版) ISBN:9787040619355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趙濟 方修琦 王衛 蘇筠 頁數:4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83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論述了中國自然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形成、演變及區域分佈規律;在揭示中國自然環境形成的古地理背景和對地貌、氣候、陸地水、海域、土壤、生物各地理要素的形成因素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闡明自然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則、方法,進而對各個自然地理區域特點的形成、區域內部差異、資源環境的利用改造等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不同尺度的區域研究是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基礎,在資源可持續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自然災害防治等社會需求的建設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地理類專業本科生教材。目錄 第一篇 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一章 國土概況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疆域 第二節 中國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中國現代自然環境形成的古地理背景 第一節 地質基礎的奠定 第二節 現代自然環境格局的形成 第三節 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的氣候與自然帶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地貌 第一節 地貌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地貌形成因素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氣候 第一節 中國氣候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大氣環流及主要天氣系統 第三節 氣溫和降水的時空特徵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陸地水 第一節 地表水與地下水 第二節 主要河流概況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海域 第一節 海域概況 第二節 海底地貌 第三節 海岸 第四節 島嶼 第五節 海域水文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土壤地理 第一節 成土因素與主要成土過程 第二節 主要土壤類型 第三節 土壤分佈規律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生物地理 第一節 植物區系特徵及植被地理 第二節 陸棲脊椎動物地理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篇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九章 土地資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水資源 第一節 水資源的區域分佈 第二節 水能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的評估與預測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氣候資源 第一節 光能資源 第二節 熱量資源 第三節 水分資源 第四節 風能資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生物資源 第一節 植物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海洋資源 第一節 海洋生物資源 第二節 海水化學資源 第三節 海底礦產資源 第四節 海洋動力資源 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礦藏資源 第一節 礦藏資源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成礦條件與分佈規律 第三節 主要礦藏及其分佈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篇 中國自然區劃與地理區域 第十五章 自然區劃 第一節 自然區劃的原則和方法 第二節 中國地域分異的特徵 第三節 中國自然區劃方案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東北寒溫帶中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華南南亞熱帶熱帶濕潤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內蒙古中溫帶半乾旱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西北中溫帶暖溫帶乾旱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 青藏高原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篇 中國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十三章 生態與環境安全風險 第一節 自然災害 第二節 土地退化 第三節 環境污染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 綠色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 第一節 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節 推進綠色生產與消費 第三節 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 第四節 減災與適應氣候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