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超深薄互層潮坪相白雲岩氣藏的形成與富集 ISBN:9787030747181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郭彤樓 宋曉波 張庄 頁數:2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76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四川盆地潮坪相碳酸鹽岩油氣地質研究與勘探實踐的總結和升華。本書介紹了川西地區中三疊統雷口坡組超深薄互層潮坪相白雲岩氣藏的勘探發現歷程,以潮坪相白雲岩儲層發育的構造、沉積特徵研究為基礎,以烴源評價、成儲機理與氣藏特徵的系統解剖為主線,總結了川西地區中三疊統雷口坡組潮坪相白雲岩氣藏的形成條件與天然氣富集規律,指出了潮坪相天然氣勘探的有利區帶。 本書可供從事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地質勘探研究與油氣資源評估等專業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石油與天然氣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用書。目錄 第1章 川西潮坪相氣藏的發現1 1 潮坪沉積與油氣富集 1 1 1 潮坪沉積環境特徵 1 1 2 碳酸鹽岩潮坪與油氣富集 1 2 川西潮坪相氣藏的發現過程 1 2 1 普查勘探未獲油氣成果 1 2 2 優選新場取得有限突破 1 2 3 展開勘探發現潮坪相氣藏 1 2 4 擴展勘探斜坡帶取得新突破 第2章 川西地區構造特徵及演化 2 1 區域地質背景 2 1 1 上揚子地台及其周緣盆地形成演化階段 2 1 2 川西前陸盆地形成演化與盆山耦合階段 2 2 構造樣式及構造區劃 2 2 1 主要斷裂特徵 2 2 2 主要構造樣式 2 2 3 構造單元劃分 2 3 主要構造帶變形特徵及演化 2 3 1 龍門山前構造帶 2 3 2 新場構造帶 2 3 3 廣漢斜坡帶 2 3 4 綿陽斜坡帶 2 4 構造變形特徵差異機制 2 4 1 多期次疊加與改造 2 4 2 多方向力源的更替聯合 2 4 3 受滑脫層控制的分層差異變形特徵 第3章 川西雷口坡組層序與沉積特徵 3 1 岩石地層特徵 3 1 1 地層劃分 3 1 2 雷口坡組特徵 3 2 雷四上亞段高頻層序地層特徵 3 2 1 Ⅲ級層序劃分 3 2 2 雷四上亞段高頻層序劃分及特徵 3 2 3 Ⅴ級高頻層序地層精細對比 3 2 4 高頻層序地層發育控制因素 3 3 沉積特徵 3 3 1 沉積環境 3 3 2 沉積相類型及特徵 3 3 3 沉積相模式 3 3 4 沉積相縱橫向分佈特徵 3 3 5 沉積相平面展布特徵 第4章 烴源岩特徵及評價 4 1 氣源對比 4 1 1 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 4 1 2 天然氣來源 4 2 二疊系烴源岩 4 2 1 有機地球化學特徵 4 2 2 烴源岩展布 4 2 3 二疊系烴源岩綜合評價 4 3 雷口坡組烴源岩 4 3 1 有機地球化學特徵 4 3 2 烴源岩展布 4 3 3 雷口坡組烴源岩綜合評價 4 4 馬鞍塘組—小塘子組烴源岩 4 4 1 有機地球化學特徵 4 4 2 烴源岩展布 4 4 3 馬鞍塘組—小塘子組烴源岩綜合評價 第5章 潮坪相白雲岩儲層形成機理 5 1 儲層特徵 5 1 1 儲層岩石學特徵 5 1 2 儲層孔隙類型 5 1 3 孔喉結構特徵 5 1 4 儲層物性特徵 5 1 5 儲層分類評價 5 1 6 儲層分佈特徵 5 2 儲層成岩作用 5 2 1 主要成岩作用類型 5 2 2 成岩演化序列與孔隙演化 5 3 儲層地球化學特徵及白雲石化機理 5 3 1 白雲石有序度 5 3 2 陰極發光特徵 5 3 3 同位素特徵 5 4 儲層形成機理 5 4 1 (藻)雲坪是儲層發育的基礎 5 4 2 准同生期溶蝕是儲層發育的關鍵 5 4 3 晚期埋藏溶蝕提高了儲層品質 第6章 潮坪相碳酸鹽岩大氣田的形成與富集 6 1 典型氣藏地質特徵 6 1 1 龍門山前帶彭州雷四段氣藏 6 1 2 新場構造帶新場雷四段氣藏 6 1 3 廣漢斜坡帶馬井雷四段氣藏 6 1 4 綿陽斜坡帶永興雷四段氣藏 6 2 輸導體系類型與輸導模式 6 2 1 成藏輸導體系類型 6 2 2 輸導介質與輸導性能 6 2 3 輸導-運聚模式與氣源貢獻 6 3 潮坪相白雲岩氣藏的形成過程 6 3 1 油氣充注史 6 3 2 氣藏形成過程 6 3 3 天然氣成藏模式 6 4 潮坪相碳酸鹽岩大氣田形成條件與富集 6 4 1 多源供烴提供了豐富物質基礎 6 4 2 大規模白雲岩孔隙型儲層提供了充足儲集空間 6 4 3 斷裂、裂縫共同組成了高效輸導體系 6 4 4 大型正向隆起帶和斜坡帶提供了規模富集場所 6 5 川西雷口坡組潮坪相白雲岩氣藏富集區帶 6 5 1 區帶劃分 6 5 2 區帶評價 第7章 勘探成果與啟示 7 1 理論成果 7 1 1 揭示了潮坪相碳酸鹽岩儲層形成機制 7 1 2 形成潮坪相碳酸鹽岩油氣成藏新認識 7 2 油氣成果 7 2 1 發現了川西潮坪相白雲岩大氣田 7 2 2 發現了新場、馬井和永興氣藏 7 3 勘探啟示 7 3 1 堅定信心、勇於探索是勘探突破的前提 7 3 2 強化研究、夯實基礎是勘探突破的基石 7 3 3 衝破禁錮、創新技術是勘探突破的關鍵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