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 李霞 著 97875077692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學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高血壓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
ISBN:9787507769241
出版社:學苑
著編譯者:李霞 著
頁數:15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79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高血壓目前在國內的形式比較嚴峻,我國目前高血壓的確認患者已經超過了2億。高血壓,不僅僅是血壓升高而已,在血壓升高的背後還站著一系列更加可怕的疾病:比如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等。高血壓發生后,若沒有得到良好控制,一系列嚴重的血管病變將有可能攻擊我們的身體。高血壓患者在面對高血壓的時候,他們會疑惑、會緊張、或者會不屑,事實證明,他們對高血壓這個疾病還是不夠了解。 本書共分十五章,即高血壓的發展簡史,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高血壓的臨床流行病學現狀,高血壓的病因病機及發病機制,高血壓的危險分層,高血壓的臨床癥狀,高血壓的檢查方法,高血壓的治療管理,高血壓中醫藥的臨床研究進展,目前西醫對高血壓的新認識,高血壓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及新技術,特殊類型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繼發性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高血壓的血壓管理與生活方式干預,高血壓的分級管理制度。

作者簡介
李霞,女,畢業於河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現任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北省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河北省科技廳科研立項2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張曉迪,男,醫學碩士,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目前為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一科主治醫師,長期從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疾病的診治。康國彬,醫學碩士,畢業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一科主治醫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青年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心血管分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上市后研究與評價委員會理事。主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項,發表論文數篇。劉笑旭,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一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2019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擅長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臟神經冠能症等疾病。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青年委員,河北省中醫康復學會心臟病專業委員會。

目錄

目錄第一章 高血壓的概述 4 第一節 高血壓的研究簡史 4 一、血壓的初步認識 4 二、高血壓的古代發展歷史 4 二、高血壓的現代發展歷史 5 第二節 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 7 一、高血壓的定義 7 二、高血壓的分類 8 第三節 中西醫對高血壓的認識 11 一、中醫對高血壓的認識 11 二、西醫對高血壓的認識 21 三、中西醫結合對高血壓的認識 22第二章 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39 第一節 高血壓的流行病學現狀 39 一、高血壓的流行現狀與趨勢 39 二、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40 三、高血壓的危險分層 41 第二節 高血壓的病因病機及發病機制 43 一、高血壓的病因病機 43 二、高血壓的發病機制 43第三章 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48 第一節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和檢查方法 48 一、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48 二、高血壓的檢查方法 50 第二節 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 61 一、高血壓的中醫藥臨床研究進展 61 二、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優勢及新技術 66 第三節 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 70 一、一般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 70 二、繼發性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 86 三、特殊類型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 117第四章 高血壓的健康管理 155 第一節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管理和干預措施 155 一、血壓管理工作流程 155 二、慢病社區管理 156 三、生活方式干預 159 四、戒煙限酒干預 160 第二節 高血壓患者的分級管理和雙向轉診制度 161 一、高血壓患者的分級管理制度 161 二、高血壓患者的雙向轉診制度 162參考文獻 163

精彩書摘
《高血壓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
在青年高血壓患者中,存在一部分繼發性高血壓患者,他們往往是由於患有其他一些疾病,如腎炎等腎實質性疾病、腎動脈粥樣硬化及狹窄等腎血管性疾病等,包括許多內分泌性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症,甚至是由主動脈狹窄引起的血壓升高等。這些疾病均會引起繼發性高血壓,這類高血壓患者血壓較難達標,但通過手術可有一定概率得到根治或改善。這類青年高血壓患者往往因為血壓較高前去就醫,最終診斷為繼發性高血壓。雖然繼發性高血壓占青年高血壓的總比例並不高,但絕對人數龐大,這部分青年高血壓在治療上血壓難以達標,易出現各種靶器官損害。若要控制血壓,需根治其原發病,而這依賴於對青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病情的早期發現及詳細的篩選檢查。
4 相關危險因素青年高血壓的相關危險因素主要分為可改變因素與不可改變因素兩類。前者包括吸煙、飲酒、飲食習慣和藥物影響等,後者包括種族、地域、家族遺傳史、年齡、性別和出生時體重等。我國青年人群有生活節奏快、工作忙、學業和就業壓力及社會競爭壓力大的特點,易產生焦慮,加上長期緊張的腦力勞動和高鹽飲食、喜食煎炸食物、嗜酒、熬夜、長時間上網、久坐、運動量小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上述危險因素同時存在並相互作用,更易誘發青年高血壓。
(1)青年高血壓與吸煙的相關性:吸煙引起血壓升高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自由基、苯環類等)達400餘種,大量吸煙可使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血管內皮缺氧性損傷,進而破壞血管壁結構,同時加重心室結構的重塑,加重心臟后負荷,使得血壓升高,並加速各類靶器官損害出現的過程,如尼古丁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和損傷冠狀動脈內膜,觸發免疫及炎症反應,引起血管痙攣及血栓形成,從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2)青年高血壓與飲酒的相關性:青年人群往往面臨生活和事業上的諸多壓力,因此飲酒成為很多人不良生活方式之一。超量飲酒者與大量飲酒者的收縮壓、舒張壓異常率均高於不飲酒者。導致血壓升高的機制可能與過量飲酒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影響血管內皮功能,抑制血管舒張物質功能等有關。
(3)青年高血壓與鹽分攝入的相關性:每個人的血壓對每日食鹽攝入量及限鹽的敏感性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鹽敏感的概念被提出,進而提出鹽敏感性高血壓。機體攝入鹽后,50%∼60%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可出現血壓升高,鹽敏感性是連接鹽與高血壓的遺傳基礎,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紊亂相關。鹽敏感者細胞膜鈉鉀泵活性降低,高鹽攝入后易導致血管內膜水腫、血管腔狹窄及水鈉瀦留;近曲腎小管鈉的重吸收增加、腎損傷導致排鈉延遲也是導致鹽敏感性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提示細胞膜對Na+轉運功能的缺陷是鹽敏感性高血壓發病的主要機制。因此,控制食鹽攝入量也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一個關鍵點。
(4)青年高血壓與超重、肥胖的相關性:超重和肥胖與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本質是體內脂肪細胞過多聚積,導致體循環血容量增加,從而引起機體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活,表現為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最終引起血壓升高。一項Meta回歸分析表明,年輕人群中觀察到的體重指數升高、男性和高血壓家族史等因素可能會增加成年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國外研究表明,青年高血壓發病率高與肥胖呈正相關。超重和肥胖的人不同程度上存在水鈉瀦留,體循環內液體量增加,這也會促進血壓升高。
此外,超重和肥胖的青年人群往往多合併高胰島素血症,導致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障礙,最終引起代謝綜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壓、高血糖。脂肪組織不僅是能量儲存的工具,還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能通過分泌瘦素、脂聯素、內脂素、IL-6等諸多脂肪細胞因子參与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及交感神經的激活、氧化應激、炎症反應等過程,從而參与動脈血管硬化及血壓升高。內脂素是一種在人和小鼠內臟脂肪細胞中特異性高表達的細胞因子,直接作用於脂肪細胞,調節脂肪細胞周期,從而影響脂質代謝,屬於多?類蛋白質激素,與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呈正相關。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展的一個標誌。內脂素可作為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生長因子,促進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內脂素水平升高所致的氧化應激狀態,也可能是引發高血壓病及糖尿病的重要機制。
(5)青年高血壓與社會壓力相關性:18∼44歲的青年人群是構成社會的基石,然而卻面臨著升學、工作、生活等諸多壓力,部分青年甚至出現了病態心理,如焦慮症、抑鬱症。這與高血壓風險密切相關。慢性持續應激和急性應激均可增強血漿腎素活性,並升高血漿醛固酮濃度,加速心率,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更易導致高血壓。

前言/序言
高血壓是一種發病率高、併發症多、病死和致殘率高的重大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雖然全世界在高血壓發病原因、病理機制、臨床表現、降壓藥物、減輕或逆轉靶器官損害、預防保健、預後轉歸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高血壓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增大,以及人們飲食、作息規律的失常,高血壓的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仍居高不下。相對而言,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仍然較低,此種狀況令人擔憂,臨床醫師的治療水平也需要不斷提高。然而,中西醫結合控制高血壓的論著不多。基於此,我們結合國內外文獻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編著此書。
本書共分四章,總的介紹了高血壓的概述、高血壓的臨床特點、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的健康管理。各章節又分別論述了高血壓的研究簡史、定義與分類、中西醫對高血壓的認識、流行病學現狀、病因病機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檢查方法、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管理、血壓管理和干預措施、分級管理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本書本著來自臨床、回歸臨床、指導臨床的原則,努力做到對廣大醫藥工作者有所啟發和幫助,為醫學事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多位同道的支持和關懷,大家在繁忙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之餘參与撰寫,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專業水平有限,書中存在的不妥之處和紕漏,敬請讀者和同道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