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邏輯與實戰-新公司法訴訟實務十六講 李皓 978751979016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原理.邏輯與實戰-新公司法訴訟實務十六講
ISBN:978751979016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李皓
頁數:4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64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訴訟指引:公司訴訟律師專業解讀,創業投資運營實踐指南
理論闡釋:新法重點制度原理揭示,境外比較經驗體系考察
商業思維:實踐思維澄清交易邏輯,商業視角提出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減資制度如何化解五年認繳危機?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是終身責任嗎?股權轉讓,轉不走出資責任?董事如何履行公司「看門人」職責?姐妹公司混同,要承擔連帶責任嗎?助人不常樂的「財務資助」對對賭協議有何影響
本書致力於為中國公司訴訟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從訴訟策略研判與庭審思路優化視角,全面梳理新《公司法》的重點修訂條文,系統闡釋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有限公司限期認繳制、出資加速到期、股權轉讓后出資責任、催繳失權、簡易減資、利潤分配、財務資助、董事權力與董事責任、公司組織機構設置與內部職權分配、清算義務、有限公司股權變動模式、股份公司類別股、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和橫向法人格否認等具體規則。
作者依託多年來處理疑難複雜商事訴訟的實操經驗,在解構新法重點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其可能面臨的實務爭議,並嘗試予以解答。

作者簡介
李皓,北京匯仲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公司法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諮詢專家。主要執業領域為民商事爭議解決,在公司、證券、金融、合同糾紛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經驗,尤為擅長最高人民法院疑難複雜商事案件爭議解決,先後辦理數十件最高人民法院案件,被評為亞洲法律事務(ALB)中國十五佳訴訟律師、2023LEGALBAND風雲榜訴訟律師15強、2022The Legal 500 特別推薦律師等。
陳櫻娥,北京匯仲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民商法學碩士,雷克雅未克大學聯合培養碩士。主要執業領域為民商事爭議解決,擅長高級別法院的疑難複雜商事案件糾紛化解。曾在《商事審判指導》《法理》《天同辦案手記》等刊物發表多篇文章。參与編著《中國商事法律制度》《融資租賃合同案件裁判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解讀與適用》。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重大立法問題研究》、國家工商總局課題《商法通則立法研究》等研究項目。

目錄

目錄
第一編 新《公司法》修訂總覽
概 述 有破有立:新《公司法》主要修訂內容 003
一、公司法修法歷程與價值導向 003
(一)公司法修法歷程 003
(二)新《公司法》修訂背景 004
(三)新《公司法》價值導向 005
二、新《公司法》主要修訂內容 007
(一)完善公司設立與退出制度 007
(二)完善公司資本制度 008
(三)優化公司治理機制 012
(四)完善股權與股東權利規則 014
(五)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人員的規制 018
(六)新增公司債券相關規定 021
三、新《公司法》的實務展望 021
(一)著眼效率,降低公司治理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021
(二)標準趨同,打通不同類型公司、制度設計更為務實 022
(三)釐清定位,董事權責擴張、助力規範運營 022
(四)鼓勵自治,董事治理傾向、減輕司法判斷負擔 022
(五)模式選擇,單層雙層擇一、監督功能有待觀察 023
(六)創新有限,小股東債權人權利保護機制未盡周全 023
第二編 公司資本制度
專題一 全面終身責任: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釋解 027
一、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立法演變 028
二、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理論闡釋 029
(一)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法理依據 029
(二)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域外經驗 031
(三)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現實反思 032
三、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實務解析 032
(一)發起人的概念 032
(二)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範圍 035
(三)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的溯及力 039
四、小結 040
專題二 五年為限:有限責任公司限期認繳制的理解與適用 042
一、註冊資本繳納制度的立法演變 042
二、限期認繳制的理論闡釋 045
(一)出資繳納制度的域外經驗 045
(二)限期認繳制的實踐需求 046
三、限期認繳制的實務解析 048
(一)確立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限期認繳制 048
(二)明確限期認繳制適用於存量公司 048
(三)存量公司關於出資期限的調整 049
(四)限期認繳制下存量公司的其他應對方式 051
四、小結 053
(一)債權人追究股東責任 053
(二)債權人追究董事責任 054
(三)債權人追究實際控制人責任 055
專題三 快慢不由人: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常態化 056
一、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立法演變 056
(一)資本實繳制下的加速到期規則 057
(二)完全認繳制下的加速到期規則 057
(三)《九民紀要》謹慎拓寬出資加速到期規則 059
(四)新《公司法》確立出資加速到期常態化規則 060
二、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理論闡釋 062
三、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實務解析 064
(一)債權人要求股東出資加速到期 064
(二)公司要求股東出資加速到期 066
四、小結 068
專題四 轉不走的責任:股權轉讓后出資責任規則解析 069
一、股權轉讓后出資責任的立法演變 069
二、股權轉讓后出資責任的理論闡釋 071
(一)德國公司法 072
(二)英國公司法 072
(三)美國公司法 072
三、股權轉讓后出資責任的實務解析 073
(一)針對出資義務未屆期的股權轉讓 073
(二)針對出資義務已屆期的股權轉讓 078
(三)股權多次轉讓情形下的交易主體責任順位 079
四、小結 080
專題五 從除名到失權:股東出資責任的體系性重塑 082
一、股東催繳失權制度的立法演變 082
(一)原除名規則及其實務困境 082
(二)新失權規則及其法律構造 086
二、股東催繳失權制度的理論闡釋 089
(一)除名制度的域外經驗 089
(二)失權制度的域外經驗 091
(三)失權制度與除名制度的關係之辨 091
(四)原除名規則與新失權規則的制度定位 092
三、股東催繳失權制度的實務解析 094
(一)失權規則之體系關係 094
(二)失權規則之適用範圍 095
(三)失權規則之決議程序 098
(四)失權規則之法律後果 098
(五)失權規則之董事責任 104
四、小結 107
專題六 「減」不斷理還亂:公司減資制度的守舊與革新 109
一、公司減資制度的立法演變 109
(一)舊法減資規則的實務困境 109
(二)新法減資規則的內容革新 110
二、公司減資制度的理論闡釋 112
(一)資產負債表視角下的減資類型 112
(二)新《公司法》語境中的減資類型 117
三、公司減資制度的實務解析 118
(一)新增形式減資制度 118
(二)減資程序類型 120
(三)明確不同比減資需全體股東一致同意 123
(四)違法減資的法律效力 124
(五)股東違法減資的法律責任 127
四、小結 131
專題七 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公司利潤分配製度的革新與展望 132
一、利潤分配製度的立法演變 132
(一)舊法利潤分配製度基本框架 132
(二)新法利潤分配製度主要內容 134
二、利潤分配製度的理論闡釋 136
(一)資本公積補虧的認識誤區及立法糾正 136
(二)違法分配後果的本土化規定 139
三、利潤分配製度的實務解析 141
(一)利潤分配與承包經營 141
(二)違法分配之返還範圍 143
(三)違法分配之賠償責任 146
(四)資本公積之補虧限制 148
四、小結 149
專題八 助人不常樂:公司財務資助行為的全面規制 150
一、財務資助制度的立法演變 150
(一)舊法財務資助制度主要內容 150
(二)新法財務資助及其適用情形 151
二、財務資助制度的理論闡釋 156
(一)禁止財務資助的規範意旨 156
(二)財務資助規則的域外經驗 157
三、財務資助制度的實務解析 158
(一)原則禁止財務資助行為 159
(二)禁止財務資助的例外情形 161
(三)違法財務資助的合同效力 162
(四)違法財務資助的法律責任 167
四、小結 168
附表:新《公司法》之前關於財務資助的主要規定 169
第三編 公司治理機制
專題九 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董事權責的擴張與限制 175
一、董事的認定 175
(一)認定標準的立法演變 176
(二)實質董事規則的具體適用 179
二、董事的職權與義務 182
(一)董事權利義務配置體系的重點變化 182
(二)董事忠實、勤勉義務規則的重點解析 189
三、董事的賠償責任 195
(一)董事對第三人責任制度的構建 196
(二)董事對公司的賠償責任 204
四、董事責任的限制與免除 210
(一)董事責任限免的立法路徑 210
(二)董事責任保險的制度構建 212
(三)董事責任限免的其他路徑 217
五、小結 219
附圖:新《公司法》董事權責條文一覽 221
專題十 多元化的治理結構:公司治理規範的守舊與革新 222
一、公司治理結構的立法演變 223
(一)1993年《公司法》的治理結構規則 223
(二)2005年《公司法》的治理結構規則 225
(三)新《公司法》規則的主要變化 226
二、公司治理結構的理論闡釋 229
(一)規範性質的立法原意解析 230
(二)規範性質識別的理論與裁判路徑 232
三、公司治理結構的實務解析 233
(一)邁向多元化的監督機制 233
(二)靠攏董事會中心主義治理模式 237
(三)違反公司治理結構規範的法律後果探析 238
四、小結 239
附表:公司治理結構規範的立法演變對比 241
專題十一 法定代表人唯一代表制的理論評判與實務展開 249
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立法演變 250
二、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理論闡釋 253
(一)法定唯一代表制之質疑 253
(二)法定代表人制度的比較法反思 254
(三)法定代表人制度之展望 255
三、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實務解析 255
(一)代表行為法律效果歸屬規則釋解 255
(二)法定代表人選任和變更規則釋解 259
(三)法定代表人滌除登記規則釋解 261
四、小結 265
專題十二 清算義務人制度的演進路徑與裁判規則觀察 266
一、清算義務人制度的立法演變 267
(一)清算義務人制度的落地生根 267
(二)清算義務人制度的運行困境 268
(三)清算義務人制度演進的終結 271
二、清算義務人制度的理論闡釋 274
三、清算義務人規則的實務解析 276
(一)清算義務的性質與地域管轄爭議 276
(二)清算義務內容的具體化 277
(三)不同類型董事的義務差別釋解 281
(四)清算賠償責任 281
四、小結 285
第四編 股東權利與股權轉讓
專題十三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289
一、股權變動模式的立法演變 289
(一)舊法股權變動模式的缺失 289
(二)股權變動模式規則缺失的裁判困境 290
(三)新法將股東名冊變更作為股權變動的充分條件 291
二、股權變動模式的理論闡釋 294
(一)純粹意思主義股權變動模式及其反思 294
(二)修正意思主義股權變動模式及其反思 295
(三)形式主義股權變動模式及其評析 296
三、股權變動模式的實務解析 297
(一)股權變動時點問題 297
(二)股權代持中的股東資格認定問題 299
(三)執行異議之訴中實際出資人排除強制執行問題 300
四、小結 302
專題十四 類別股制度的理論評判與實踐操作指南 303
一、類別股制度的立法演變 304
(一)類別股的舊法嘗試 304
(二)類別股的新法創新 305
二、類別股制度的理論闡釋 308
三、類別股制度的實務解析 310
(一)種類股法定原則與混合證券 310
(二)優先股的權利內容與條款設計 311
(三)特別表決權股的權利內容與制衡機制 315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