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新聞傳播研究-新聞傳播教育 ISBN:9787565736230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高曉虹 頁數:2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61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新文科教育的布局中,新聞傳播學被划入了重點學科範疇,這是對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的充分肯定,顯示出黨和國家對新聞傳播教育的重視和支持。長期以來,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一直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紮根于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走出了一條中國式新聞傳播教育的新路。互聯網時代,網路技術突飛猛進,大學教育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新聞傳播教育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同時也是嚴峻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要責無旁貸的提高思政意識,開拓青年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懂政治、懂技術的愛國的專業複合型人才。本書從新文科建設、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行動等多個維度,結合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教育學實踐案例分析與行動研究等,探索如更好地開展面向未來的中國傳播學教育。目錄 全媒體傳播體系用戶、技術、市場與社會治理的四重賦: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關鍵問題與創新路徑 支庭榮 張入遷 從「脆弱性」走向」佬動性」:應急傳播中重大災害事件的韌性治理 韓小平 萬品品 從媒介技能到智媒價值觀:智媒時代的媒介素養升維 劉鳴箏 梅 凱 沉浸式新聞敘事的時空新變換與全景新感知研究--基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報道分析 趙淑萍 吳吳 溫瑩雪 新聞傳播教育 高質量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張恆軍 潘婧妍 OBE教育理念下傳媒類專碩實務能力的培養創新:以陝西師範大學為例 許加彪 王彥婷 孫洪宇 技術接受模型視角下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對ChatGPT的認知與應對 趙麗芳 王袁欣 虛擬連接與無感交流:疫情期間中國新聞傳播學者參与國際學術會議回眸 劉 潔 杜娟 劉文蕾 專業思政與學科建設:新聞傳播教育課程思政的邏輯起點與措施路徑 李沛雨 苗培壯 虞 鑫 教育強國戰略下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人才培養創新--深圳大學健康傳播產教融合模式探索 楊洸 「四重螺旋」創新生態系統視域下的體育新聞傳播教育改革 薛文婷 國際傳播研究 「英國版中國故事」傳播話語研究--基於推特平台美國主流媒體涉華債務議題的新聞報道 任孟山 任澤陽 話語·形象·話語權:全球傳播生態下的中國共產黨全球形象傳播研究 高金萍 國際認知戰環境下我國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沈 浩 劉亭利 視聽傳播研究 互動的影像書寫:「人民影像」的人類學意義 雷建軍 王靜 從后鄉土性視角看短視頻社交媒體中的鄉土性變遷--以抖音平台「D村」為例 付曉光 覃雅婷 動力·困境·反思:產業市場環境下網路劇內容生產與傳播研究 李星儒 媒介前沿探索 主流媒體的數字敘事創新:以《人民日報》微博「烈士回家」報道為例 陸佳怡 吳紫萱 移動閱讀 App中的用戶參与行為研究 楊風嬌 孔祥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