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法治的法家傳統 ISBN:9787307243606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劉玄龍 頁數:2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65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法治是人類追求的永恆目標,中國的法治則是我們進行研究的出發點。近年來,法治不必定於一尊,已成為學界普遍共識,但對於中國法治問題,尚有若干基本概念未完全釐清,以致對此問題的探究往往蜻蜓點水、點到即止。「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界定法治概念和開展法治實踐有賴於理論根基之固化完善。「兩個結合」重大命題的提出和系統闡述,在這個探索進程中具有歷史性意義一一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本書選取法家傳統為代表,通過梳理法家發展的歷史脈絡,剖析不同時期的法治概念,闡釋中國法治與法家傳統二者內在邏輯。在此基礎上,對法家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力求為推動法家傳統契合新時代法治實踐提供智識支撐。作者簡介 劉玄龍,男,湖南攸縣人,中共黨員,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國防科技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法理學、馬克思主義法學、法社會學。近五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2項,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以及軍隊級、省部級項目多項。在《新華文摘》《解放軍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刊報發表理論文章20餘篇,其中CSSCI來源等核心期刊9篇。曾獲武漢大學「學術創新一等獎」、武漢大學「韓德培獎學金」、武漢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問題 三、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二、國內研究綜述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立場和方法 第二章 法治及法家傳統的基本界定 第一節 法治與相關概念辨析 一、何為法治 二、法治與法制 三、法治與中國法治 第二節 法家及其演進 一、先秦法家 二、大一統時期的法家 三、近代法家的復興 第三節 法家傳統及其相關概念 一、何為傳統 二、儒家傳統 三、法家傳統的歸位 第三章 法家傳統與中國法治的內在邏輯 第一節 法家傳統是中國法治模式的理想圖景 一、西方法治模式的再估量 二、法家傳統與中國法治模式的選擇 第二節 法家傳統對中國法治理論基礎的建構 一、現代基本價值的隱性植入 二、治國理政思路的升級再造 三、國家制度設計的秩序根柢 第三節 法家傳統與中國法治建設脈搏同頻共振 一、法家傳統與古典法治的產生 二、法家傳統與近代法治的轉型 三、法家傳統與新時代法治 第四章 法家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第一節 何以必要 一、中華文明繁榮與法治資源選擇窘境亟待解決 二、研究中國法治問題時理論忽視或濫用的現狀亟待破除 三、中國特色法治話語體系亟待確立 第二節 法家傳統能夠回應當下中國法治建設的疑難雜症 一、法家傳統是一座法治資源富礦 二、法家傳統能夠妥善處理兼容性問題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法家傳統的應用提供了平台 第三節 合理性探尋 一、檢視法家傳統中的一些關鍵詞 二、超越禮法關係舊理論的偏私 三、釐清法家傳統的正確坐標 第五章 法家傳統與中國法治建設的契合方式 第一節 著眼于植入豐盈權利內核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二、明確秩序下的理性人權新思路 三、傳播中國人權事業的新時代聲音 第二節 立足於科學解碼制度優勢 一、正確理解黨的領導制度下的三大關係 二、最大限度發揮民主集中制的整體效能 三、構建法治主導下的多元治理制度體系 第三節 致力於凝聚磅?建設力量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穩步邁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三、佔得未來法治事業的先機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