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5G移動通信關鍵技術 ISBN:9787560669991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李暉 頁數:2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74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討論了5G移動通信中的若干關鍵技術。內容包括大規模MIMO通信系統的能效、MIMO通道均衡方法、MIMO-OFDM系統通道估計、MIMO信號檢測方法、D2D通信功率控制方法、NOMA異構網路功率優化、NOMA通信鏈路子載波分配和極化碼構造與性能等。通過對本書的學習,不但可以對5G通信網路和技術有更為深刻、更為全面的了解,掌握5G中關鍵技術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能為未來的通信網路、6G通信和算網融合提供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 本書特點是內容新、概念清晰、理論性強,可作為綜合性大學、理工科院校與研究機構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電子信息工程學科及相關學科研究生的參考書目,亦可作為從事通信工程專業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目錄 第1章 概述1 1 5G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 1 1 1 大規模天線技術 1 1 2 新型多址技術 1 1 3 新型多載波技術 1 1 4 Polar通道編碼技術 1 1 5 全雙工技術 1 1 6 直通通信技術 1 2 5G全球商用發展和產業化 1 3 5G應用領域 本章小結 第2章 大規模MIMO能效優化 2 1 大規模MIMO技術與系統 2 1 1 單用戶MIMO技術 2 1 2 多用戶MIMO技術 2 1 3 大規模MIMO技術 2 2 MIMO通信中的關鍵技術 2 2 1 大規模MIMO通道估計技術 2 2 2 大規模MIMO信號檢測技術 2 2 3 大規模MIMO預編碼技術 2 3 基於硬體損傷的大規模MIMO系統傳輸模型 2 3 1 基於硬體損傷的系統模型 2 3 2 系統容量分析 2 3 3 模擬結果及分析 2 4 系統能效分析 2 4 1 系統功耗模型 2 4 2 系統能效模型 2 5 大規模MIMO系統中上行鏈路的能效優化 2 5 1 系統模型 2 5 2 系統能效最大化分析 2 5 3 模擬結果及分析 2 6 大規模MIMO系統中下行鏈路能效優化 2 6 1 系統模型 2 6 2 能效優化方案 2 6 3 聯合優化方案 2 6 4 模擬結果及分析 本章小結 第3章 MIMO時域均衡 3 1 MIMO系統組合時域均衡器 3 2 MIMO系統的半盲時域均衡 3 2 1 半盲時域均衡演算法 3 2 2 改進的非常數模半盲均衡方案 3 2 3 均衡系統模擬驗證與分析 3 3 基於相關性的MIMO通道均衡 3 3 1 基於相關性的海上MIMO通道建模 3 3 2 基於相關性的海上均衡系統模擬驗證與分析 本章小結 第4章 MIMOOFDM通道估計與信號檢測 4 1 MIMOOFDM技術 4 1 1 MIMOOFDM基本原理 4 1 2 MIMOOFDM系統收/發信機模型 4 1 3 MIMOOFDM系統性能分析 4 2 MIMOOFDM編碼技術 4 2 1 MIMOOFDM空時編碼 4 2 2 MIMOOFDM空頻編碼 4 2 3 MIMOOFDM空時頻編碼 4 3 MIMOOFDM通道估計 4 3 1 通道估計演算法 4 3 2 MIMOOFDM系統通道估計 4 4 MIMOOFDM信號檢測 4 4 1 線性信號檢測 4 4 2 非線性信號檢測 本章小結 第5章 直通通信功率控制與干擾抑制 5 1 直通通信技術 5 2 D2D通信模式及其應用前景 5 3 D2D通信中干擾分析及功率控制 5 3 1 D2D通信復用模式下的干擾分析 5 3 2 D2D通信中用戶復用上、下行鏈路的干擾分析 5 3 3 D2D通信的功率控制方式 5 4 基於分散式功率控制的D2D通信 5 4 1 基於TPC的分散式功率控制方案 5 4 2 機會式功率控制方案 5 4 3 增加接納控制演算法 本章小結 第6章 NOMA異構網路 6 1 大規模異構網路 6 2 NOMA多址技術 6 3 多點協作通信 6 4 空間泊松點過程 6 4 1 齊次PPP 6 4 2 泊松簇過程 6 5 常用通道衰落分佈 6 5 1 瑞利通道及其分佈 6 5 2 萊斯通道及其分佈 6 5 3 伽馬分佈 6 6 干擾的拉普拉斯變換 6 7 基於PPP過程的NOMA異構網路 6 7 1 網路場景介紹 6 7 2 CTNOMA傳輸系統性能分析 6 7 3 基於PPP過程的系統性能優化 6 7 4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6 8 基於PCP過程的NOMA異構網路 6 8 1 系統模型 6 8 2 相關距離分佈和級聯概率 6 8 3 性能分析 6 8 4 性能優化 6 8 5 數值與模擬分析 本章小結 第7章 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統下行鏈路設計 7 1 非正交多址技術的發展 7 1 1 NOMA與MIMO的聯合 7 1 2 NOMA與D2D通信的聯合 7 1 3 基於軟體定義無線電的NOMA系統設計 7 2 NOMA下行鏈路子載波分組策略 7 2 1 子載波分組的意義 7 2 2 現有的子載波分組演算法 7 2 3 基於貪婪演算法的子載波分組策略 7 2 4 模擬和性能分析 7 3 NOMA下行鏈路功率分配方案 7 3 1 功率分配的意義 7 3 2 現有功率分配演算法 7 3 3 基於粒子群演算法的功率分配方案 7 3 4 模擬和性能分析 7 4 NOMA下行鏈路接收檢測 7 4 1 SIC接收檢測機的工作原理 7 4 2 多用戶調製星座圖干擾消除演算法 7 4 3 接收機設計與可行性分析 7 4 4 模擬與性能分析 本章小節 第8章 極化編碼 8 1 極化碼 8 1 1 通道極化 8 1 2 生成矩陣中的置換矩陣 8 2 極化碼的編碼和解碼 8 2 1 概碼的編碼 8 2 2 極化碼的解碼演算法 8 3 極化碼的性能分析 8 3 1 SC解碼演算法模擬分析 8 3 2 改進的SC解碼演算法模擬分析 8 3 3 其他輔助SC或SCL解碼演算法模擬分析 8 3 4 多維核矩陣構造的系統極化碼與非系統極化碼性能分析 8 4 極化碼性能評估 8 4 1 基於距離譜的極化碼性能評估 8 4 2 基於碼長近似度的極化碼性能評估 本章小結 附錄 附錄A 用戶Uk覆蓋率緊縮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