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造就了李書福 陸濤 97870201867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時代造就了李書福
ISBN:9787020186754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陸濤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55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從農民到企業家,從放牛娃到民營汽車領物,李書福的成長經歷藏著哪些秘密和啟示?《時代造就了李書福》——多年好友、著名作家陸濤解碼李書福,講述鮮為人知的李書福故事。文學視角,亦莊亦諧,由一個人的成長,觸摸一個時代的脈搏,展現一個時代造就的傳奇。
作者推薦:
★很多寫李書福的書都是寫李書福造汽車,我寫人,寫人的成長、人的命運。我要展現的是李書福鮮為人知的一面,一個時代造就的傳奇。——陸濤
李書福自述:
★夢想天空,知難而進艱辛創業,探索人生真諦!——李書福
★我少年時期放牛,青少年過渡期騎自行車做生意,青年時期騎摩托車創業,三十歲以後進入汽車產業。改革開放的政策浪潮,把我這樣的農民推上了經濟建設與產業變革的風口。對我而言,今天的一切都是運氣,我必須心懷感恩,謝天謝地,感謝所有給我運氣的好人!我要繼續努力奮鬥,把我的一切回饋世界,交還給世界,奉獻給善良勤勞的人。——李書福

內容簡介
本書為傳記文學,講述吉利汽車創始人、著名企業家李書福的個人成長,以及吉利汽車的發展歷程。李書福1986年創辦吉利汽車,2016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事業建設者,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民營汽車工業開放發展的優秀代表。
從一個放牛娃成長到民營汽車領物,李書福是改革開放大潮中”時代造就的企業家”典型。他從14歲騎自行車載人掙錢,到遊走街頭給人照相;從生產電冰箱配件,到創立北極花電冰箱廠;從深圳大學求學,到創建以裝飾材料為起點的吉利,一路逆襲。此後,他造摩托車、造汽車、收購沃爾沃、造甲醇汽車,乃至成功發射吉利。
作者陸濤與李書福有20多年友誼,以作家的視角、文學的筆法,向讀者呈現了李書福在時代中的成長,並在敘述中融入對企業家品質和企業精神的分析。本書不僅是以奮鬥為底色、夢想為支點、報國為情懷的傳記文學,也是以時代為坐標,記錄和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

目錄

目錄

前言001
第一章 小鎮青年魔幻斑斕001
懸掛003
影雀016
橘幽030
第二章 時代春風裡的千千闕歌043
045
幻影般若058
蝴蝶尖叫066
第三章 追夢人踩疼了自己的影子083
像螞蟻那樣哭泣085
融化的雪099
吉利時辰113
第四章 為老百姓造買得起的好車121
旗幟與命名123
豐田之戰134
心碎無痕148
第五章 重新定義”我是誰”173
海明威175
鐵皮鼓194
變形記208
第六章 穿著戰袍舞蹈221
人生是一條船,做好自己的擺渡人223
神在神壇,人還是人的模樣236
北京告白258
第七章 夢想天空決戰未來271
生命的詩273
未來已來286
向愛而生306
附錄332
大事年表332
組織架構334
全球生產佈局336

作者簡介
陸濤,北京人,小說家,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EMBA,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特聘教授,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兼職教授。曾任中國經營報社新聞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全國教育行政管理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著有長篇小說10部。其中,《會飛的九爺》入圍第10屆茅盾文學獎,翻譯成英文、法文全球發行;《造化》改編成20集電視連續劇《總統套房》;《京西大嘴》改編成20集電視連續劇《永不低頭的向日葵》。
榮獲2002年全國優秀暢銷書獎、北京市慶祝建國50周年文藝作品徵集評獎活動中篇小說佳作獎、首屆老舍文學創作獎提名獎、第2屆老舍文學獎優秀作品提名獎、第3屆大家 紅河文學獎榮譽獎,多次獲得《北京文學》年度優秀作品獎。

前言/序言
前言
當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火炬點燃了。我長出一口氣,知道此刻有多少吉利人把懸著的心放下來,有人會淚流滿面。這是全世界第一次使用綠色甲醇燃料的火炬,我知道背後的故事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有關。我想說的是,人們一直看著台前的李書福,他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20多年以前,我寫了李書福的第一部傳記《李書福和他的十八戒》,那時候的吉利汽車還晃晃悠悠不成樣子,他居然說出想要收購沃爾沃,我像很多人一樣認為那就是個笑話。李書福經常說出一些驚人的話,沒想到8年以後他真的把沃爾沃汽車收到了吉利旗下。
到底發生了什麼?李書福是怎樣做到的?”夢想總是要有的,連夢想都沒有,這不行。”這是李書福2023年2月25日在CCTV播出的《對話》裡說的。人們看到屏幕裡的他紅光滿面,實際上是他中午約我喝了太多的酒。我攔不住他,李書福興奮得不行,因為甲醇汽車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他說願意公開所有專利和技術與中國汽車企業分享,還說有一天他要把太陽能變成液體裝進容器裡,”到那時候中國將出口能源!”他興奮地說。
當李書福知道我應出版社之邀又要寫他的時候,不讓我寫。可他知道攔不住我,我們有20多年的友誼,因為是朋友,我知道他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當我再寫李書福的時候很多記憶被喚起了,這也是我學習和認知的過程。李書福是一個特別念舊的人,也是一個心軟的人,他不干涉我寫,他說他不會過問的。李書福顯然知道我會寫他在奔跑中有多麼擰巴,摔倒了會迅速站起來,他不說疼不疼,只問你他摔倒的姿勢漂不漂亮。
在當代中國企業家中,李書福必將有自己的歷史地位,無論將來的吉利會怎樣。”一個放牛娃的成長,證明了新時代市場經濟的頑強生命力。”李書福對我說,聽著像官話,卻是發自他的內心。李書福的出身沒有優勢,他總是狂飆著奔向夢想天空,沒人知道李書福的”夢想天空”有多大,他給我們的啟示是出身不決定命運,成功是抓住機會,要把想做的事做到一種境界。李書福率領吉利一路高歌,上演了近乎瘋狂的全球併購,都以為是”買買買”,實際上是”變變變”,立志把”中國製造”進化到”中國智造”,成為李書福和吉利的理想制高點。
實際上,沒有人可以寫出一個完整的李書福,睿智的人甚至會想吉利究竟是不是在”造汽車”。從某種意義上說,李書福是無法被敘述的。當年我離開《中國經營報》到北京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寫作,2002年春天,我在吉利寧波基地的電梯裡初識李書福,他穿著一身工作服,我曾以為他是開電梯的,他一直那樣樸素。那時候的李書福說得最多的是”信息不對稱”,因為信息不對稱讓他在一條彎路上走來走去,他不幹。我喜歡他在掙扎中訴說的樣子,光是表情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想要寫寫他。我一直是寫”小人物”的,沒想到李書福後來成了一個”大人物”。
我說要去路橋採訪他的父親母親,他用他特有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給了我一把車鑰匙——他的豪情座駕。我開著吉利豪情出發了,從寧波奔路橋,到台州的時候颱風剛剛過去,公路上一片狼藉,路中央的隔離帶都被吹倒了,散落了一地的鮮花。我見到了李書福的父母,兩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李書福的父親穿得利利整整,嶄新的白襯衫系上了每粒扣子,手裡拿著一根棍子,要我轉告李書福非要揍他一頓不可,因為李書福跑回路橋來造汽車了。
李書福小時候沒少挨過父親的打。我原計劃在路橋待3天,結果待了12天。我走進了李書福的童年,他的夢開始的地方。今天我再寫李書福,一不樹碑立傳,二不歌功頌德,我要展現的是李書福鮮為人知的一面,一個時代造就的傳奇。我知道他的擔憂,李書福心裡其實一直很緊張。我想說的是,李書福造車不是用來被批判的,批判者大有人在;李書福造車也不是用來被讚揚的,讚揚者也無處不在。這不是立場上的對立,是情緒上的共振。
李書福對我還要寫他心裡不踏實,我知道他是多麼憂心忡忡。2023年9月17日,他出國總倒不過來時差,那天他在倫敦,英國時間淩晨1點給我發來,寫得語重心長:
我少年時期放牛,青少年過渡期騎自行車做生意,青年時期騎摩托車創業,三十歲以後進入汽車產業。改革開放的政策浪潮,把我這樣的農民推上了經濟建設與產業變革的風口。對我而言,今天的一切都是運氣,我必須心懷感恩,謝天謝地,感謝所有給我運氣的好人!我要繼續努力奮鬥,把我的一切回饋世界,交還給世界,奉獻給善良勤勞的人。
我好像找到了重寫李書福的主脈——以夢想為支點,青春為底色,時代為坐標,把書稿一再推倒重來。本書不是寫給專家看的,也不是給業內人士看的,甚至不是給吉利人看的。有很多寫李書福的書都是寫李書福造汽車,我寫人,寫人的成長、人的命運。以李書福為中心會寫到一些人,難免挂一漏萬,特此說明。我保持著從共性中尋找個性、從個性中尋找味道的一貫風格,包括時間與空間的轉換。我從吉利發射寫起,沒人知道李書福要發射多少顆,有一天馬斯克會不會跟李書福約一架也說不好,這個世界上有好多人想把李書福給揍一頓倒是真的。
我用我的語言和我的敘述方式,講述李書福的故事。我想這樣說:吉利創造的不是一個週期,而是一個時代。沒有不服,怎能創新?沒有創新,如何突圍?擂臺上的人拳拳有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皮開肉綻。清高不如同行,仰望不如相伴。我說這些是想表達我的主張:文學沒有標準終點線,但一定有出發立場線。這就是《時代造就了李書福》書名的緣由,這書名也是李書福的原話。
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我特別感謝臧永清社長、孔令燕副總編輯為這本書付出的精力,由衷謝謝責任編輯陳彥瑾對本書投入的心血。我要謝謝陸路對本書的策劃,並陪我走訪了很多吉利精英新生代。謝謝初稿編輯李宇穎為這本書付出的努力,她總是告誡我不要寫得太老套。謝謝王斌、洪勇剛,沒有他們一開始的鼓勵和鞭策,不會有這本書的誕生。
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李書福,他不過問、不干涉我怎樣寫他。非常感謝時磊、王碩碩、楊學良、林傑、蘇揚、範峻毅、劉永勝、沈子瑜、王洋、沈源、潘巨林、陸丹、寧述勇、李曉雲、劉健全、顧勇等為本書寫作提供的幫助,真心謝謝楊健、桂生悅、安聰慧、劉金良、翁曉冬等從我第一次寫李書福至今20多年來給予的支持。要感謝的人非常多,還有趙傑、韓潤生、魏志玲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在此一併表達我的敬意。
我要真心地謝謝你,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與你相遇。人有命運,書也一樣,謹以此書獻給每一位有夢想的讀者朋友。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小鎮青年魔幻斑斕
第二節 影 雀(選摘)
1963年的春天裡,李書福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鎮李家大隊。路橋鎮依山面海,地處丘陵之間,多是懸崖灘塗,七山一水二分田,種糧土地貧瘠。聽著屋內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父親沒有抬頭看天,而是低頭盯著米缸。天象擾不了尋常百姓的日子,父親更在意家中米缸裡有多少米。大米之所以叫大米,米比天大。民以食為天,無論天上飄著怎樣的雲和怎樣的旗,家中多了一個娃總是要吃飯的。如果說歡喜,就是可以再申請一份自留地,多種些蔬菜。
那年月家家都喊餓,路橋人的理想就是能吃飽肚子,家家的娃都哭鬧著說餓,讓人以為李家大隊都是笨爹。”別發愁了!”母親看著眉頭緊鎖的父親,弱弱地說,”趕緊給孩子報戶口去,給老三起個名字吧!”父親說:”我先去找大隊要塊自留地,種大米!”
父親從門後摘下傘,出門找大隊長去要自留地。父親是個謹慎的人,愛乾淨,總是穿得利利索索,話不多,要面子,從不與人有口舌之爭。
那天沒有雨,帶傘出門是父親的習慣,以備毫無章 法的雨。春天裡最不缺的就是雨,隨便一片雲也會興致勃勃地從天上抖下一陣雨來,路橋的雨總是說下就下,有時一下就是一整天,有時下個三五分鐘,沾濕人的衣服就草草收場了。
到了隊長家,大隊長不在,大隊長的老晏在,路橋人管老婆叫”老晏”。父親進了屋,老晏沒抬頭,問:”李小副隊長,何事?”大隊長的老晏總是把小和副說得很重,以示強調,父親早已經習慣了。
“自然是大事!”父親說,”我家老三出生了,我來要塊自留地!”老晏問:”可報上戶口了?”父親說:”還沒呢!”老晏這才抬起頭,說:”沒戶口?你這個7小隊的副隊長是咋想的?沒戶口不作數!”父親說:”我先來跟大隊長打聲招呼,讓大隊好有個準備!我明天一早就去報戶口。”老晏聽到這話,問:”你得了個男娃,還是囡囡?”
“福娃!”父親肯定地說,”有福之娃!”
自留地沒要成,這事兒大隊長的老晏就依規給擋了。否定歷來比肯定容易,你跟人家講道理,人家跟你講原則;你跟人家講原則,人家就跟你講道理。不想解決你的事兒,你連話也接不住,不是接不住,而是根本對不上。一句話,仰望者永遠處於劣勢,若想贏得主動,須有別的本事。
老三的名字倒是來得痛快,父親脫口而出一個”福”字,李胥福,跟他二哥李胥兵排一起。一上學,這小子自己就把名字給改了,嫌”胥”字不好寫,筆劃太多,還有點繞,不是橫平豎直,寫起來費勁。老三喜歡橫平豎直,哭笑隨性,痛快利落,自己就把名字改成了李書福。
後來,這個名字如日中天。
父親起初不願意,母親豁達,說:”就隨孩子去吧!叫書福好,喜歡讀書是好事情。他大哥書芳取了書字卻不喜歡讀書,二哥胥兵也是小學畢業就不念了!這孩子行,按他大哥的書字排,咱家沒准還真能出個念大學的呢!”父親一聽這話立刻贊同,道:”咱家將來一定要出個大學生!再有了兒子,中間還排書字!”
離念大學的日子還早呢,全國的大學都不著急收一個叫李書福的,都是未來的事兒。若真有先知先覺的大學校長,怕是都不甘心讓後來”如日中天”的李書福自由自在地成長,任著性子哪兒行?需要有規劃,依照教育家的規劃學。比如英語,不花些死記硬背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