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故」與「察今」的互動-中國古代文論觀念研究 徐楠 97875732114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古籍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探故」與「察今」的互動-中國古代文論觀念研究
ISBN:9787573211415
出版社:上海古籍
著編譯者:徐楠
頁數:3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59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古代文學研究者愛好者
「探故」:考察原始語境,探究中國古代文論觀念的含義、理路、前提、限度;
「察今」:對當代研究者詮釋能力的剖析、省思。
以二者的「互動」重審「以意逆志」「本意索隱」「文如其人」「風骨」等八個古代文學批評與現代學術研究常談常新的文論觀念,老題目,新收穫。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古代文論綜合研究著作。「探故」與「察今」,前者主要指通過考察原始語境,探究中國古代文論觀念的含義、理路、前提、限度諸問題;後者主要指對當代研究者詮釋能力的剖析、省思,二者的互動構成本書的研究框架。全書由導論與八章專題研究構成。導論部分闡述本研究的基本命意、學術思想、研究方法及意義。其下每章均針對一種文論觀念展開探討,包括「以意逆志」「本意索隱」「文如其人」「風骨」「興寄」「境」「『真』與『正』」「『本質主義』觀念」等八個既是古代文學批評經常使用,又是現代研究常談常新的文論觀念,運用雙視角,衡平今古,以求真正落實「理解之同情」。

作者簡介
徐楠,哈爾濱人,1978年生。200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今,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現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論、中國古代詩歌。有專著《明成化至正德間蘇州詩人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並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專題論文多篇。

目錄
導 論
第一章 「以意逆志」的成立條件及相應限度 ——以對《孟子》中該觀念的考察為起點
一、《孟子》中「以意逆志」的成立條件及相應限度
二、《孟子》之後「以意逆志」的成立條件與相應限度
三、「以意逆志」之於古人的實際意義
第二章 阮籍《詠懷》「本意索隱」詮評
一、阮籍《詠懷》「本意索隱」的表現類型
二、阮籍《詠懷》「本意索隱」的思維模式
三、阮籍《詠懷》本意索隱的動因
四、有關「本意詮釋」的多角度省思
附:韋應物《滁州西澗》是否有寄託?
第三章 「文如其人」的思想基礎與思維模式 ——以劉勰該觀念為核心案例
一、「文如其人」的思想基礎
二、「文如其人」的思維模式
三、「文如其人」思維模式探源
四、本題研究引發之啟示
第四章 《文心雕龍》「風骨」含意多歧特徵探析
一、審美性表達造成的語義模糊
二、缺乏區分近義概念之自覺
三、「風」與「骨」、「風骨」與「體」關係不明
四、表意矛盾
五、關於「風骨」研究之思維模式及方法的反思
第五章 從五古《修竹篇》看陳子昂「興寄」觀
一、從《修竹篇》看「興寄」之「興」的含義
二、從《修竹篇》看陳子昂的「興寄都絕」「彩麗」諸觀
三、總結與引申:再談語境優先原則之於詮釋的意義
第六章 唐人詩學「境」觀念特徵辨析
一、唐人可知之「境」含義簡說
二、題王昌齡《詩格》中的「境」
三、中晚唐詩學中的「境」
四、當代相關研究思維模式、方法之反省
第七章 明格調派詩歌情感說中的「真」觀念與「正」觀念
一、許學夷詩歌情感說中的「真」與「正」
二、李夢陽、王世貞詩歌情感說中的「真」與「正」
三、明格調派「真正合一」「以正律真」的文論史淵源
四、「真」「正」關係辨析對當前研究的啟示
第八章 「本質主義」觀念與王夫之詩歌批評的學理疏失
一、重道輕藝:難以被實際批評支持的觀念
二、典範風格優先:對情真、個性諸標準的消解
三、文本外標準的介入:損傷批評標準一貫性
四、合理的文學批評、詩學研究如何可能?
主要參考書目
后 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