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 胡新麗 97875772043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
ISBN:9787577204338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胡新麗
叢書名:公共管理研究書系(第二輯)
頁數:2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7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新文科背景下全球化人才培養實踐。梳理作者全程參与實施的《新青年全球勝任力人才培養項目》中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青年培養實踐,總結「999模式(9門課程、9場結合課程主題的系列講座,以及與課程教學有機銜接的9項國內外實踐活動),在本土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探索和總結。(2)新文科背景下中國特色人才培養探索。在西部行政管理人才卓越班中,開展重溫家國史 培育仁愛心的「家史家風家訓」彙報會,《論語》《孟子》等系列讀書沙龍,一帶一路與我的職業生涯規劃,革命傳統基地實習等系列活動。

內容簡介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核心。我們堅持黨的領導,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探索中國特色人才培養路徑。本書通過中南民族大學等院校的實踐,總結了「綜合改革試點」「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等經驗,重點闡述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西部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實驗班和旨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與全球競爭力的新青年全球勝任力實驗班的相關經驗。通過對這些實踐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書探討了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客觀規律與特點,為新文科背景下的民族院校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指導。本書旨在為民族地區培養具備家國情懷、鑄牢意識及精通政經管法之道的專業治理人才,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胡新麗 湖北荊州人,管理學博士,中南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1年8月,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赴美國錫拉丘茲大學麥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接受聯合培養。2012年6月,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赴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訪學。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子政務與政府決策、信息技術與環境治理。目前獲得省部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6項、地廳級課題1項、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項、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3項,撰寫的3篇報道入選《決策參考》。出版專著4部,發表SSCI/ESI、CSSCI、CSSCI擴展版及其他公開刊物論文20多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人才培養的意義9
第三節 研究方法12
第二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15
第一節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三維要素15
第二節 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具體案例22
第三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類專業的課程體系25
第一節 公共管理全過程課程思政25
第二節 公共管理全周期課程體系28
第三節 公共管理協同型課程支持平台32
第四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教學方法39
第一節 公共管理教學方法改革的原因40
第二節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教學思路與方法42
第三節 公共管理人才教學方法改革創新46
第五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50
第一節 實踐教學在我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50
第二節 公共管理多維度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54
第三節 實踐教學在公共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70
第四節 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的公共管理實踐路徑71
第六章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的制度保障措施74
第一節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制度建設74
第二節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保障措施79
第三節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監控體系83
第七章 中南民族大學教學改革案例88
第一節 案例一:以鑄牢為主線的西部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實驗班88
第二節 案例二:聚焦家國情懷和全球競爭力的新青年全球勝任力實驗班102
主要參考文獻115
附錄一 行政管理卓越班教學計劃117
附錄二 西部行政管理卓越班班級建設方案145
附錄三 中南民族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方法創新的典型案例150
附錄四 中南民族大學學科競賽級別等次劃分目錄176
附錄五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卓越計劃及基本概況184
附錄六 民族院校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核心課程及就業方向189

精彩書摘

前言/序言
後記
本書經過近4年時間,在研究團隊和學生團隊的通力合作下,*終得以完成。在書稿的構思和理論框架方面,感謝吳開松院長和方付建教授的幫助。在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的案例收集、資料整理中,感謝研究團隊的陸星雨、姚雨彤、潘雪櫻、楊夢婷、黃玉蝶等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積极參与,感謝新青年班的周璇、聶益洋、鍾佳彧、廖嘉盈等同學,他們在書稿完成中付出了很多心血。
民族院校有70%以上的學生來自中西部地區,民族高校在服務國家戰略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面臨中西部不同地區的學生間教育基礎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大,在人才培養中也面臨較大挑戰。因此,民族院校需要在新文科背景下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普遍規律與民族院校人才培養特殊規律有機結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培養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化人才,探索「政治素質過硬(黨建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主線)-國際視野拓展(本土國際化)-政經管法融合(學科交叉)-專業能力提升(三力三業)」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本書介紹了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背景和意義,並分析民族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的建設現狀,進一步從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習實踐等方面介紹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情況,*后深入分析中南民族大學的改革案例,並在新文科背景下思考未來民族院校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走向。
感謝我的愛人、女兒和兒子,感謝我的公公婆婆和父親母親,沒有他們在背後的關心和支持,我不可能安心完成這一成果,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無微不至的關心以及全心全意的支持。我還要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張馨芳編輯等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他們從具體文字到版式安排,再到封面設計與選擇,都一絲不苟,他們細緻而專業的編輯工作不但完善了本書的細節,還為本書增色良多。
作者
2024年3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