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清人社會生活 ISBN:9787201199535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馮爾康 常建華 頁數:5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6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從家庭宗族、社會結構、等級制度、人口變遷,到衣食住行、婚嫁喪葬、時令節日、文化娛樂、社會救濟,走進清代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簡介常建華,河北張家口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史、明清史。近期著有《日常生活的歷史學》《中國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中國古代歲時節日》《清朝大歷史》《新時期中國社會史學》等書,主編《中國鄉村社會史名篇精讀》《中國城市社會史名篇精讀》《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分省輯刊》《中國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等書,合編《日常生活視野下的中國宗族》《中國歷史上的日常生活與地方社會》等書;發表論文、綜述、書評、隨筆等350餘篇。 目錄第一章 清人在等級中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 特權等級 第二節 社會成分複雜的平民等級 第三節 社會地位處於變化中的僱工與「僱工人」 第四節 賤民及其部分解放 第五節 非等級的等級現象及社會流動 第二章 公開社團活動的萎縮與秘密團體活動的興盛 第一節 鬆散的四鄰社團活動 第二節 同鄉組織的局部發展和文人組織的衰微 第三節 北方秘密宗教活動的頻興 第四節 南方秘密結社活動的開展 第三章 清人宗族生活 第一節 聚族而居和祠堂的設立 第二節 祠堂強化管理下的族人生活 第三節 宗祠和政府的相互依賴及清代宗法社會的特點 第四章 家庭結構和家庭生活 第一節 以小型家庭為主體的家庭結構 第二節 父家長制與家內等級關係 第三節 家庭功能和排斥婦女的諸子繼承製 第四節 清代家庭的特點及家國關係 第五節 家庭與等級結構 第五章 農食住行的習尚 第一節 服飾髮型制度與俗尚 第二節 飲食風俗 第三節 居住與交通 第六章 婚姻 第一節 清人的婚配與青年爭取婚姻自主 第二節 婚姻儀式 第三節 特殊的婚姻形態 第四節 婚姻中的社會問題 第七章 喪葬與祭祀 第一節 喪葬制度和儀式 第二節 迷信風水與停喪不葬 第三節 火葬 第四節 祭先人 第八章 娛樂生活 第一節 民眾追求各種形式的娛樂 第二節 藝人生活 第三節 清朝的娛樂政策與社會效果 第四節 清人娛樂方式的形成與狀態 第九章 人口與社會 第一節 人口增長與人口遷徙 第二節 婦女、兒童與老人 第十章 社會救濟 第一節 災荒與搶米、抗糧 第二節 賑災、社倉與善堂 第十一章 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 占人口少數的統治民族——滿族 第二節 草原遊牧生活的蒙古族 第三節 伊斯蘭教影響下的回族 第四節 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第五節 政教合一社會制度下的藏族 第六節 服飾多樣化的苗族 第七節 黑白二彝的社會生活 第八節 壯族的社會生活 第九節 生活在台灣的高山族 第十節 少數民族社會生活的特徵 第十二章 清人社會生活與清代歷史的發展 第一節 社會生活表現出的清代歷史特點 第二節 影響社會生活的諸因素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