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史的技藝 馬克.特拉亨伯格 97875232122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際史的技藝
ISBN:9787523212271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著編譯者:馬克.特拉亨伯格
頁數:4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7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馬克·特拉亨伯格是久負盛名的國際關係史學家,本書從醞釀到最終成書歷經十五年之久,集作者國際關係歷史研究心得大成,最初源自作者為耶魯大學研究生一年級學生開設的歷史課程所撰寫的教學參考指南,後來作者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研討課程中又使用了這份參考指南,之後,歷經五年撰寫修訂,最終成書。 本書首先將歷史哲學和科學哲學進行比較,以科學哲學為參照,明確了歷史解釋的定位;通過批判性分析一些知名歷史學家的國際關係理論或主張,作者強調要培養一種問題意識,而理論的功能就是明確你所關注的問題,但理論本身並不能提供答案。其次,作者通過分析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問題和太平洋戰爭起源問題的研究,說明了如何閱讀和分析歷史文本、如何培養對歷史問題結構的感知、如何評估具體觀點、如何檢視資料的可靠性、什麼樣的歷史闡釋偏離了事實,以及如何做出正確的歷史闡釋。最後,作者闡述了動筆寫作中的一系列問題:所講述的故事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分析核心應當具有演繹結構,歷史研究的藝術在於邏輯論證和實證證據之間的平衡,真正的思考發生在項目的早期階段。還在附錄中收錄了大量資源,並詳述其使用方法。 本書適合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外交學以及歷史學和政治學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閱讀,作者在書裏面詳述了自己在研究歷史事件時的方法和推理過程,強調歷史研究必須具有紮實的核心理論,要培養對事情的運作方式的感知,通過總結自己四十余年歷史研究的訣竅,幫助學生和學者不再走冤枉路,以正確和有效率的方式研究歷史。

作者簡介

馬克·特拉亨伯格(Marc Trachtenberg),知名國際關係史學家,1974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著有《建構的和平:1945-1963年歐洲協議的形成》(A Constructed Peace: The Making of the European Settlement, 1945-1963),該書獲得美國歷史學會兩項學術獎項,《冷戰和冷戰結束之後:國際政治的歷史、理論和邏輯》(The Cold War and After: History, Theory, and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歷史研究的理論
經典傳統:亨普爾與科林伍德
建構主義的挑戰
作為歷史哲學的科學哲學
第二章 外交史和國際關係理論
歷史學家與國際關係理論
歷史學與理論家
第三章 歷史文本的批判性分析
統覽全局
文本分析:方法解析
A J P 泰勒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
弗里茨·費舍爾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理查德·諾伊施塔特與天弩風波
第四章 基於文本分析的闡釋:1941年案例
1941年的美國與德國
羅斯福與日本
以日本為窗口
解釋美國政策:間接途徑
更完整的故事
第五章 處理文獻資料
用一手資料做研究:基本原則
評估證據:一些技巧
歷史研究的基本技巧
第六章 啟動研究項目
技術轉移問題:以美國為例
19世紀英國貿易政策
第七章 動筆寫作
追求的目標
具體的方法
附錄Ⅰ 學術文獻檢索
一、參考文獻、學術指南及相關著作
二、期刊文獻
三、博士學位論文
四、教學大綱
五、書評
附錄Ⅱ 一手文獻資料
一、已出版的文件合集
二、縮微膠捲、縮微膠片和光碟資料
三、線上資源
四、檔案資源
五、公開信源
六、加密資料
註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