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走出危險的「愛」 ISBN:9787556135066 出版社:湖南人民 著編譯者:埃弗里.尼爾 頁數:2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8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對已經有伴侶的你而言,本書能幫你識別那些會毀掉親密關係的模式。成年女性的情緒問題,比如焦慮、抑鬱、沒有安全感、毫無價值感,其根源很可能是親密關係中的不健康模式。自己看,保護你不在婚戀中吃虧犯傻;給伴侶看,一起拯救岌岌可危的愛情。 對即將步入婚戀關係的你而言,本書會教你擦亮雙眼。如果對方跟你發展速度過快、過於殷勤、通過他的悲慘經歷讓你對他無限憐憫那麼請在心中鳴起警笛:現在的TA越「完美」,你陷入一段不健康關係的可能性就越大。 多個真人案例剖析,多種實用心理學方法。資深心理師詳解不健康親密關係中雙方的心理特點、遠離危險的6個關鍵、保護自我的12種方法,讓你清醒去愛。 特別設置一章內容,幫助我們的女兒們不再重蹈覆轍。 業內大咖推薦。《如何不喜歡一個人》作者傑克遜·麥肯錫,《披著狼皮的羊》作者喬治·西蒙推薦。內容簡介 在一段關係中,對方是不是經常否定你?對你沒有同理心?或者在激怒你之後還反過來說你太敏感?如果是這樣的,那麼你很可能是微妙型虐待的受害者。操縱、欺騙和貶低不會留下身體上的傷痕,但它們可以像身體虐待一樣造成創傷。在美國,近一半的女性和男性都經歷過心理虐待而不自知。在這本書中,作者埃弗里·尼爾會幫助你識別微妙型虐待的警告信號。當你學會識別這些信號時,你能更好地做出改變。從放下恐懼到設定界限,無論你是鼓起勇氣最終離開,還是學習如何防範長期的虐待模式,本書都將幫助你不再承受恥辱或責備,而是享受快樂、健康、充實的生活。作者簡介 埃弗里·尼爾,博士,執業心理治療師。於2012年開設 「女性治療診所」,為女性提供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她擅長幫助女性應對人生各個階段的抑鬱和焦慮,並幫助離婚女性從情感虐待中恢復,讓她們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從而提高自尊、自信和整體生活滿意度。國際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協會提名她為休斯頓超優秀的心理學家之一。目錄 前言第1章 識別虐待 什麼是虐待 定義微妙型虐待 認識虐待:錯誤觀點和警示信號 虐待是施虐者的遊戲 第2章 施虐者的慣用模式——對不易覺察的部分的探究 虐待可能非常微妙 虐待是循序漸進的 施虐者對他人缺乏同理心 施虐者是被授權的 施虐者強大的防禦能力和操控能力 施虐者從不負責任 施虐者通常偽裝為受害者 推—拉模式 施虐者易嫉妒 施虐者會孤立其伴侶 懲罰 控制 調侃 物化 施虐者及其子女 酗酒並非暴力的借口 第3章 施虐者伴侶的形象 施虐者的伴侶過度負責 施虐者的伴侶往往有很強的同理心 施虐者的伴侶迴避衝突 處理共生依賴 當受害者反擊 設法應對施虐者 自尊 在何處劃定界限 你是否處於虐待式關係中 健康的對抗 第4章 結束關係 保持原狀的常見原因及恐懼的作用 治療:是庇護還是詛咒? 希望就在前方 結束與施虐者的關係 法律制度 在關係結束后應對施虐者 離開施虐者之後你和孩子的生活 調整孩子目睹的模式 第5章 療愈 轉變:從受害者到倖存者 全局 抑鬱與焦慮 戰鬥或逃跑 習得性無助 哀傷的過程 意料之外的不安全感 放棄共生依賴 第6章 培養自我意識 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原諒自己 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 培養自我意識 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生活,別人就會 去憤怒 學會設置界限 為自己騰出空間 接受 放下恐懼 為自己找到夢想 健康的關係是怎樣的 學會再次相信自己 第7章 幫助我們的女兒 藍圖 教育你的女兒 她的自我意識 她的破壞性關係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