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批判與建構-馬克思法治思想研究 ISBN:9787519476625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趙慧玲 叢書名:光明社科文庫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50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歷史-理論-辯論」三層邏輯,將馬克思零散於各著作、信件、文件等的法治認識與見解聯結起來,形成了系統的、完善的馬克思法治思想,尤其「辯論」邏輯對馬克思法治的整體性、核心要義、發展走向、價值歸宿等相關爭論議題予以正面回應,在理論邏輯既批判又建構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法治思想的內容構成和基本觀點。其創新之處在於:本書對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研究既關注「法」又側重「治」,重點探索法的國家治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法治的運行、法治的價值導向等「治」的問題,在方法上實現了批判與建構、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對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系統建構為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實踐支撐和方法指引。作者簡介 趙慧玲,(1992-),女,河南焦作人。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長期擔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想信念教育、社會思潮等相關問題的研究。榮獲天津市第三屆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1項,主持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省部級)青年項目1項,目前在核心和一般期刊發表相關文章10餘篇。目錄 導論一、馬克思法治思想研究的現實考量 二、馬克思法治思想研究的價值意蘊 三、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研究進程 四、核心概念界定和辨析 第一章 馬克思法治思想形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古典自然法與馬克思法治思想 一、馬克思對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社會契約論」的核心批判 二、馬克思對「三權分立」的抨擊及法治權力的重構 三、馬克思對盧梭「人民主權論」的揚棄 第二節 德國古典主義法哲學與馬克思法治思想 一、馬克思對康德「法治國」理念的批判繼承 二、馬克思對黑格爾理性自由主義法哲學的揚棄 第三節 空想社會主義法治構想與馬克思法治思想 一、空想社會主義者關於法治的基本構想 二、馬克思對空想社會主義者法治構想的借鑒和超越 第二章 馬克思法治思想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 法治思想的產生(1835—1844):追隨、反思到批判時期 一、博士論文到《萊茵報》前期:馬克思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追隨 二、《萊茵報》後期:理論與現實的矛盾衝突引發法律的反思 三、《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批判視域下馬克思法治觀的初步建構 四、《德法年鑒》時期:共產主義革命爭取實現真正的「人權」 第二節 法治思想的成熟(1844—1848):歷史唯物主義法治思想 一、《巴黎手稿》:歷史唯物主義法治思想的歷史起源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歷史唯物主義法治思想的理論表述 三、《共產黨宣言》:歷史唯物主義法治思想的公開問世 第三節 法治思想的完善(1848—1883):實踐檢驗與發展 一、《新萊茵報》到第一國際時期理論論戰與革命實踐對法治的新發展 二、《資本論》及其手稿對資本主義法治實踐的批判 三、《法蘭西內戰》對巴黎公社創建無產階級法治經驗的總結 四、《哥達綱領批判》對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法治的構想 第三章 馬克思法治思想的批判之維 第一節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法治理論的法哲學批判 一、以唯物史觀批判傳統法治的唯心主義範式 二、以經濟基礎的決定性駁斥「永恆公平論」 三、以國家和法的歷史必然性回擊無政府主義與法律虛無主義 第二節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法治現實的經濟批判 一、拜物教觀念:制約現實社會法治遵循的主觀要素 二、異化勞動和雇傭勞動:法治與自由相背離的現實基質 三、生產資料私有制:「私人利益」合法化的經濟實質 第三節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法治實踐的政治批判 一、階級偏私是資本主義法治虛偽性的政治根源 二、偽善的民主政治凸顯資本主義法治的實質不平等 三、「政治解放」的不徹底性披露資本主義法治的價值局限 第四章 馬克思法治思想的建構之維 第一節 主體保障:執政黨、國家和人民在法治運行中的協調統一 一、「人民主權」是歷史唯物主義法治的核心要義 二、法治與執政黨、國家和人民意志的協調統一 三、無產階級民主專政是法治主體協調運行的政治平台 第二節 法律支持:「真正的法律」之三維建構 一、國家層面:「真正的法律」凸顯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統一 二、社會層面:「真正的法律」明確社會利益保障的權利與義務 三、個人層面:「真正的法律」規範社會交往的利益關係 第三節 運行機制:法治實施的「五位一體」 一、立法環節應該表達「人民意志」 二、司法環節需要保障人民主權和法治公正 三、執法環節要求公權力的依法運行 四、監督和守法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四節 價值導向:法治價值的實質追求 一、廉潔自律是法治實施的倫理底線 二、實質平等是法治運行的價值訴求 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法治發展的目標指向 第五章 馬克思法治思想的當代解讀與爭議 第一節 馬克思法治思想「非存在論」「過時論」謬誤的辯駁 一、以馬克思法治的理論構成批駁「非存在論」 二、以馬克思法治階級性和社會性的辯證統一拒斥「過時論」 第二節 馬克思社會主義權利理念的分析法哲學解讀及辯論 一、艾倫·布坎南對馬克思權利批判思想的重構 二、湯姆·坎貝爾以利益理論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權利理念 三、馬克思權利學說的文本探析與爭議回應 第三節 馬克思「法律消亡論」的當代解讀及必然性論證 一、馬克思「法律消亡論」的肯定性論域 二、馬克思「法律消亡論」的批判性視域 三、馬克思論「法律消亡」的歷史必然性 四、共產主義社會的秩序維繫形態之爭 第四節 馬克思法治的正義合法性論爭及破題 一、「空場」與「在場」:「馬克思與正義」關係的核心論爭 二、歷史考察與規範分析:馬克思正義學說的雙重維度 三、聯繫與區別:馬克思關於法與正義的辯證關係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