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非營利評論.第三十二卷.2023.No.2 ISBN:978752283193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王名 頁數:3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8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非營利評論》創刊於2007年12月,是國內第一本非營利組織、公益慈善與志願行為研究的專門學術集刊。在各界同仁的廣泛支持下,《中國非營利評論》自2013年以來連續入選CSSCI集刊目錄 ,已成為領域內最重要的學術陣地之一。《中國非營利評論》秉持嚴謹、包容的辦刊原則,堅守雙向匿名評審制度和學術規範,鼓勵實證、思辨、描述等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學術論文,鼓勵本領域學者走向田野、紮根實踐,呈現關於中國非營利部門成長和社會活力的新現象、新觀點和新理論。本書是第32卷,以社區公益為主題,入選的多篇論文及案例,從不同角度關注並深入探討了社區慈善和志願服務的發展及相關議題,如社區基金會、社區志願服務、都市中產男性志願服務等。對社會的醫療、善堂的跨國網路、數字公益之家族網路、行業協會黨建等主題的深入研討,則彰顯了當下公益前沿的研究特色。目錄 社區公益主題中國社區基金會再定位:複合型功能及其內涵詮釋 「找回社區性」:認同建構與基層社區組織化動員——基於S市K社區基金會發起創辦過程的案例考察 基於「個體-組織」互動的AMR模型構建:中國志願者服務供給可持續性研究 都市中產男性的志願服務與關愛性男性氣質——基於成都市S國際化社區的經驗研究 論文 重返社會的醫療:聯動型慈善醫療救助的實踐機制研究——以S市兒童醫院為例 跨國網路視角下善堂的形塑過程與特徵 政策反饋視角下志願服務政策的工具選擇與影響機制——基於中央層面的政策文本分析 數字公益的傳統「家」面向:家庭互動對網路捐贈的影響研究 目標框架、證據類型與大學生「時間銀行」養老服務參与意願——基於准實驗研究的證據 行政賦權下的專業增能:社會組織參与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邏輯——以X組織促成業主委員會組建為例 澳門仁慈堂的法律地位變遷研究 案例 黨建平台強化:行業協會中介功能發揮的新路徑——以A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為例 數字化對公益組織服務創新「雙刃劍」作用與應對策略——基於山城志願服務中心的案例研究 觀察與思考 中國民企基金會發展現狀與思考 書評 馬修·哈丁對自由主義慈善法理論的建構及其啟示——評《慈善法與自由國》 非營利研究25年專稿 我退休生活的三個階段 編輯手記 Abstracts 稿約 來稿體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