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暢春園清代詩文輯錄 ISBN:9787540268169 出版社:北京燕山 著編譯者:張寶章 張超 頁數:3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35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三山五園研究專家張寶章和張超二人的《暢春園清代詩文輯錄》,是迄今研究清代暢春園最為全面的史料彙編。這項成果的完成,對深入研究暢春園,彌補目前三山五園研究的短板,進而推動三山五園的全面保護和利用,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內容簡介 《暢春園清代詩文輯錄》研究清代暢春園最為全面的史料彙編,包括暢春園與西花園的御制詩文、皇子和王公大臣的詩文、檔案史料以及包括外國使節和傳教士的相關著述。目錄 序言(一)暢春園清代文選錄 1 暢春園記 2 佩文齋詠物詩選序 3 佩文齋書畫譜序 4 佩文齋廣群芳譜序 5 佩文韻府序 6 韻府拾遺序 7 淵鑒齋古文選序 8 淵鑒類函序 9 佩文齋銘 10 淵鑒齋銘 11 奏請指定建房地折 12 為奏聞京城暢春園得雨事折 13 為奏聞京城暢春園附近得大雨折 14 為奏聞京城暢春園附近得雨事折 15 奏報八阿哥病勢折 16 雍正二年關於暢春園的上諭 17 乾隆三年正月初三日上諭 18 乾隆三年二月十三日上諭 19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上諭 20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上諭 21——29 康熙起居注選錄 30——49 清實錄選錄 50 賜觀暢春園白蓮頒賞御書恭紀 51 賜游暢春園玉泉山記 52 蓬山密記 53 暢春園直廬 54 西苑煙火 55 張翁家傳 56 暢春園記游 57 御筆校射詩墨刻恭跋 58 暢春園虎 59 孝親 60 祭處在御園南 61 仁廟六旬萬壽 62 禁錮隆科多於暢春園外 63 暢春園的盜匪事件 64 暢春園水 65 黃赤距緯 66 康熙帝的園囿 67 暢春園授課日記 68 暢春園行宮 69 暢春園印象 70 康熙離宮暢春園 71 暢春園在南海淀 72 國朝園囿暢春園 73 養老和暢春園千叟宴 74 設算學于暢春園?養齋 75 恭遇崇上皇太后徽號于暢春園奏書儀注 76 暢春園在西直門外十二里 77 暢春園 78 九經三事殿接見貢使 79 海淀 80 暢春園 (二)暢春園清代詩選錄 1 避暑暢春園雨後新月 2 榴花 3 盆景榴花高有數寸開花一朵 4 暢春園眾花盛開最為可觀惟綠牡丹清雅迥常世所罕有賦七言絕以記之 5 詠花瓶 6 櫻桃 7 歊蒸暑氣賦得漠漠水田飛白鷺 8 賦高士奇 9 示諸皇子 10 賦得「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 11 萬樹叢中月一輪 12 詠林檎 13 憶暢春園牡丹 14 盛夏晚偶成 15 七夕觀千葉蓮 16 暢春園觀稻時,七月十一日也 17 為考試嘆 18 禁園秋霽 19 早起看雪 20 詠盆中松竹梅各一首 21 靜坐讀書自喻並序 22 園中無處無花,觸目皆是,故作此自嘲 23 詠各種牡丹 24 詠杜鵑花賜高士奇 25 賦得萬物靜觀皆自得 26 麥秋盈野誌喜有序 27 園中十種葡萄,味甚甘美,戲作近體一律,以示南書房諸臣 28 一路清廉圖 29 憶詠蘇州風俗 30 偶觀演劇作 31 三月初十日,恭請皇太后雅玩齋進膳看梅花 32 西苑試士 33 黃臘梅 34 賦得冬日可愛 35 去歲八九月雨最多,民間俗說「封地雨」。故一冬少雪,猶可支持。自交立春,復不見雲,所以望雨甚殷。昨晚密雲四起,夜深甘霖即霈。田間老幼,無不舉手加額,歡聲載道。朕以民食為天,喜均一體,故賦七言近體以示群臣 36 柳絮 37 清潭 38 大西門升八旗官閱騎射作 39 南方青竹松林,不乏觀玩。北地氣寒,非保護得宜,即難藝植。朕嘗有事何干,往來數次;覽竹樹之暢茂,暫時停輦即行。後於禁苑種植頗蕃;今經三十余年,邇來延至數畝之廣。其圍至八寸,徑二寸五分有零。古人以竹比君子,因而思及草木無知,積小以至於高大;人有血氣,加之培養,豈非國家楨幹之選歟?故賦七言一律記之 40 五十五年三月下旬,園中桃杏、玉蘭、梅花齊放,其中玉蘭茂盛可觀,特請皇太后一閱 41 去歲三冬有雪,至三月間農忙之際,二十七日夜雨竟夕,喜而成詠 42 賦得隴麥 43 千叟宴 44 淵鑒齋觀魚 45 綠牡丹 46 扈從暢春園途中作 47 暢春園芍藥花開作 48 花間小飲 49 曉晴 50 自暢春園入城途次口占 51 禁苑秋霧應制有序 52 春日隨駕舟次 53 奉詔舉家得游御園詩以誌喜 54 暢春園夏日應制 55 暢春園應制 56 春夜暢春園作 57 西園較射 58 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暢春園應制隨各人意抒懷 59 春日暢春園賜宴應制 60 上元前二日立春應制 61 露華樓應制詠蓮花岩松牡丹 62 暢春園春日即事 63 御苑新柳 64 冬日御園即景 65 御園冰鏡 66 上元日暢春園即景 67 冬日雜詠 68 初春即景 69 皇上水獵余未獲護駕二月十四日自傳心殿下直回暢春園出城至高梁橋乘舟抵三汊口 70 梵寺 71 桃花 72 詠櫻桃 73 恭從皇太后駕自暢春園至大石槽作 74 詠荷花 75 新荷 76 御園賜宴恭紀 77 詣暢春園皇太後宮問安 78 詣暢春園皇太後宮問安 79 園中摘果恭進皇太后 80 詣暢春園問安皇太后命觀園內所藝禾黍,與與翼翼,誠有秋也,得詩一首 81 午日詣暢春園問安 82 冬至次日皇太後宮行禮 83 甘霖既霑,詣暢春園問安,仰慰聖母望歲之誠,並成長句恭志盛德 84 暢春園之純約堂皇祖時所建也,朕既奉皇太后駐蹕於此,因略為修葺以供夏清,落成侍宴敬成近體 85 蕊珠院 86 暢春園觀瀾榭作 87 九月五日詣暢春園恭請皇太后聖安,即視事于觀瀾榭,引見於大西門。其地長樓橫?,即皇祖曩時閱射處也。爰親御弧矢,集近侍諸臣較射。時惟深秋,風高日晶,氣候清肅。弓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