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革命文學」論爭與階級文學理論的興起 ISBN:9787301349434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張廣海 叢書名:文學史研究叢書 頁數:4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35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對象為1928年至1930年初的「革命文學」論爭。這次論爭參与方眾多,涉及創造社和太陽社的論爭,創造社、太陽社與魯迅、茅盾、郁達夫等的論爭,左翼與梁實秋的論爭等。本書以每章圍繞一兩個核心問題展開論述的方式,深入細緻地探討了「革命文學」論爭的主要方面。作者一方面重視域外資源對論爭的影響,重點發掘了日本福本主義與新寫實主義、俄國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理論、美國辛克萊的藝術宣傳論與新人文主義等如何介入論爭;另一方面重視史料的發掘與考辨,通過分析相關文本,還原了豐富的歷史面貌和心靈軌跡,對「革命文學」論爭進行了動態呈現,揭示了中國無產階級文學如何在論爭中完成初步的理論建構,收穫廣泛的認同,從而在文壇迅速崛起。目錄 緒論一、「革命」與「革命文學」在近代中國的生成 二、從戰場回到文壇:大革命失敗前後革命文人的處境與選擇 三、「聯合戰線」的失敗與「理論批判」的醞釀 四、主要概念界說與體例說明 第一章 「革命文學」論爭的前奏:創造社與太陽社之爭 一、論爭過程考述 二、後期創造社與前期太陽社理論探源 三、兩種馬克思主義詮釋模式的遭遇 小結 第二章 「感性」實踐、決定論與「唯人主義」創造社與魯迅之爭 一、後期創造社對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關係的建構 二、如何把握「理論」?如何安置主體?——魯迅的論辯壓力及與創造社的分歧 小結 第三章 階級意識灌輸論的誕生及引發的論爭 一、誰的「階級意識」?——後期創造社的階級意識理論 二、如何把握「階級意識」?——李初梨與郭沫若的「留聲機器」之爭 三、無產階級文學應由誰來創造?——無產階級文學的創作主體之爭 小結 第四章 在人性與階級性之間——無產階級文學的合法性建構及引發的論爭 一、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後期創造社的歷史敘述譜系 二、革命文學的合法性論證——從人性路徑到階級性路徑的轉變 三、在文學的普遍人性與階級性之間——左翼與梁實秋之爭 小結 第五章 無產階級文學與「現實」關係的建構及引發的論爭 一、革命文學派對文學宣傳效能的強調與曲折 二、「革命文學」論爭各方對辛克萊文藝宣傳論的接受與討論 三、哪一種「現實」?——茅盾與革命文學派的現實觀之爭 四、如何越過阿Q時代?——國家主義派與革命文學派圍繞阿Q問題的論爭 小結 第六章 「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話語的形成及引發的論爭 一、論何謂小資產階級及其與知識階級之關係 二、小資產階級「原罪」意識的誕生、規訓與救贖 三、在文學與政治之間——茅盾與革命文學派圍繞小資產階級問題的論爭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