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龜茲石窟藝術 ISBN:9787302643630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苗利輝 頁數:2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8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龜茲石窟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這裏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也成為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重要橋樑。龜茲石窟藝術在中亞和中東佛教藝術中占極其重要的地位。今天很多人知道敦煌石窟,而對於獨處更加偏遠且保護程度相對低的龜茲石窟則知之甚少。本書旨在向大眾介紹這一神秘而美麗的石窟在建築、雕塑、壁畫、人文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和文化影響,並揭示多種文明的碰撞與借鑒。龜茲石窟藝術包括洞窟建築、塑像和壁畫,它是在吸收東西文化的基礎上,兼收並蓄並不斷創新而發展起來的。龜茲石窟藝術見證了包括龜茲文化的中華多元一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龜茲石窟藝術主要由三種藝術風格構成,即龜茲風藝術、漢風藝術和回鶻風藝術。其中最具特點是龜茲風藝術。這三種藝術風格既反映了龜茲石窟藝術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同時在某些時期又同時並存,體現出龜茲石窟藝術的多元性和豐富性。作者簡介 苗利輝,男,1973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現為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文博研究館員、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西域佛教考古和文化研究。多次參加新疆地區古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先後主持2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參与3項國家重大課題項目。先後在《敦煌研究》《西域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敦煌學輯刊》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參与《龜茲石窟與佛教歷史》等5部著作的編寫。目錄 第一章 龜茲石窟的發現與相關研究第一節 早期外國探險家的調查和研究 第二節 早期中國學者的工作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后龜茲石窟研究的新階段 第四節 研究成果簡述 一、關於龜茲石窟年代的研究 二、關於龜茲石窟壁畫題材的研究 三、關於龜茲石窟壁畫風格、特色的研究 四、關於龜茲歷史的研究 五、關於龜茲石窟反映佛教思想的研究 六、關於龜茲石窟反映的東西文化交流問題的研究 七、關於龜茲樂舞的研究 八、關於龜茲石窟中語言文字的研究 第二章 龜茲石窟藝術綜述 第一節 龜茲歷史文化 第二節 龜茲諸石窟 一、克孜爾石窟 二、庫木吐喇石窟 三、森木塞姆石窟 四、克孜爾尕哈石窟 五、瑪扎伯哈石窟 六、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七、溫巴什石窟 八、台台爾石窟 九、阿艾石窟 第三節 龜茲石窟藝術特點 一、多元性 二、創造性 第四節 龜茲石窟藝術發展 一、龜茲風格逐漸成熟 二、漢傳佛教迴流 三、吐蕃風格 四、回鶻風格的流行 第五節 石窟壁畫的功能 一、提供修行禮拜的觀想對象 二、宣教功能 三、日常修行中的認識功能和教育功能 四、供養、祈福和發願 第六節 對龜茲石窟藝術的破壞 一、影響石窟本體保存的主要自然因素 二、自然因素對文物本體造成的破壞 三、人為因素對文物本體造成的破壞 第三章 龜茲石窟洞窟形制 第一節 洞窟形制 一、中心柱窟 二、大像窟 三、方形窟 四、僧房窟 五、禪窟 六、其他類型洞窟 第二節 洞窟組合 一、洞窟組合類型 二、連通設施 三、寺院布局 第四章 龜茲石窟塑像藝術 第一節 雕塑保存狀況 第二節 雕塑類型及製作工藝 一、泥塑 二、木雕 三、夾貯像 第三節 雕塑的風格 一、外來藝術風格的影響 二、龜茲本地風格 三、漢風和回鵑風風格 第五章 龜茲石窟壁畫藝術 第一節 壁畫的製作工藝 一、泥層製作 二、勾線和起稿 三、著色 四、定稿 第二節 龜茲壁畫的藝術風格類型 一、龜茲風藝術 二、漢風藝術 三、回鶻風藝術 四、犍陀羅風藝術 第三節 故事畫 一、題材 二、故事畫的構圖方式 第四節 經變畫 一、凈土經變 二、地獄變 第五節 天相圖 一、立佛 二、日天 三、月天 四、風天 五、金翅鳥 六、龍 第六節 尊像圖 一、佛 二、菩薩 三、龍王 第七節 樂舞圖 一、龜茲音樂 二、龜茲舞蹈 第八節 服飾 一、龜茲風服飾 二、漢風服飾 三、回鶻風服飾 四、其他風格 第九節 人體畫 一、龜茲石窟人體畫內容分類 二、龜茲石窟壁畫中存在裸體內容的原因 第十節 紋飾 一、龜茲石窟紋飾的形成和發展 二、龜茲石窟紋飾的特點 三、龜茲石窟紋飾的類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