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超臨界二氧化碳佈雷頓循環發電及儲能一體化基礎 ISBN:9787111752417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唐桂華 頁數:1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3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以其高效緊湊的優勢被認為是動力轉換系統的未來變革技術,在第四代核電、第三代太陽能、化石能源高效低碳化、大規模長周期儲能及先進航空航天動力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潛力,對助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分為三篇,共9章。第一篇對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及儲能系統進行了簡要介紹;第二篇系統闡述了加熱器、回熱器和冷卻器等關鍵換熱設備中超臨界二氧化碳流動傳熱機理、強化技術及換熱器評價方法;第三篇深入討論了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燃煤動力系統及動力系統與儲能系統集成轉化的一體化系統。 本書可供能源、動力、儲能、核能、航天等相關專業領域中的科技工作者、企業研發人員、管理專家及高校師生參考使用。目錄 前言第一篇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及儲能系統簡介 第1章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簡介 1 1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 1 2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在系統層面的共性問題 1 3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在部件層面的共性問題 1 4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動力系統在過程層面的共性問題 1 5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應用於不同熱源的特性問題 1 5 1 聚光太陽能熱發電中的特性問題分析 1 5 2 核能熱發電中的特性問題分析 1 5 3 燃煤/燃氣發電系統中的特性問題分析 第2章 超臨界二氧化碳儲能系統簡介 2 1 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 2 2 超臨界二氧化碳儲能技術 2 3 多熱源集成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和儲能一體化系統 第二篇 關鍵換熱設備中超臨界二氧化碳流動傳熱機理 第3章 超臨界二氧化碳傳熱惡化機理與抑制 3 1 均勻加熱條件下管內CO2傳熱惡化機理與抑制 3 1 1 CO2傳熱性能的試驗測試方法 3 1 2 試驗參數的影響 3 1 3 豎直上升管內CO2傳熱惡化機理 3 1 4 傳熱惡化機理的數值模擬分析 3 1 5 傳熱惡化的抑制 3 2 非均勻加熱管內CO2傳熱惡化機理 3 2 1 非均勻加熱管的試驗測試方法 3 2 2 數值模型對非均勻加熱管的試驗驗證 3 2 3 非均勻加熱管內CO2傳熱機理 3 2 4 非均勻加熱CO2傳熱新關聯式 3 3 小結 第4章 非均勻加熱管流熱力多場耦合評價與優化 4 1 非均勻加熱管型 4 2 三種非均勻加熱管壁應力分佈規律 4 3 熱應力與總應力的快速評價準則 4 3 1 管壁熱應力分佈與溫度分佈的關係 4 3 2 評價管壁熱應力的熱偏差因子(TDF) 4 3 3 評價管壁總應力的廣義熱偏差因子(GTDF) 4 4 管內布置強化結構優化非均勻加熱管 4 4 1 強化管模型介紹 4 4 2 丁胞管的結構優化——橢球丁胞管 4 4 3 強化管型的流動傳熱特性 4 4 4 強化管型的應力分佈特性 4 5 小結 第5章 超臨界二氧化碳冷卻器類冷凝傳熱機理分析 5 1 CO2冷卻傳熱數值模型及類冷凝理論 5 1 1 CO2冷卻傳熱管物理模型及工況條件 5 1 2 基於類多相流體模型的類冷凝理論 5 2 CO2冷卻傳熱特性及機理 5 2 1 混合對流下CO2冷卻傳熱特性及機理 5 2 2 強制對流CO2冷卻傳熱特性及機理 5 3 CO2冷卻傳熱計算關聯式 5 3 1 基於類冷凝的CO2冷卻傳熱計算關聯式 5 3 2 CO2冷卻傳熱計算關聯式評價 5 4 小結 第6章 熱力循環系統中換熱器的評價方法與優化構型 6 1 CO2布雷頓循環及其與換熱器耦合系統 6 1 1 CO2布雷頓循環 6 1 2 換熱器及其設計方法 6 1 3 CO2布雷頓循環與換熱器的耦合計算方法 6 2 換熱器參數對循環效率的影響 6 3 傳統評價準則的適用性 6 4 換熱器評價的解耦方法 6 4 1 換熱器綜合性能評價方法的通用表達式 6 4 2 傳熱性能參數 6 4 3 阻力性能參數 6 4 4 權重係數 6 4 5 性能恢復係數 6 5 性能恢復係數的驗證 6 5 1 加熱器 6 5 2 回熱器 6 5 3 發電/儲能集成系統 6 5 4 預冷吸氣式組合循環發動機中空氣預冷器 6 6 性能恢復係數的應用舉例 6 6 1 換熱器的選型與優化布置 6 6 2 高效低阻換熱器新構型 6 7 小結 第三篇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和儲能一體化 第7章 超臨界二氧化碳燃煤發電系統多尺度計算平台和系統優化設計 7 11 000MW級參數下CO2燃煤鍋爐換熱器單管一維流動傳熱計算模型 7 2 CO2燃煤發電系統多尺度計算平台 7 2 1 CO2布雷頓循環模型 7 2 2 CO2燃煤鍋爐模型 7 2 3 CO2過熱器強約束特性及自適應性模塊 7 2 4 CO2燃煤發電系統多尺度計算平台 7 3 CO2燃煤發電系統設計準則 7 3 11 000MW級CO2燃煤發電動力系統基礎構型 7 3 2 CO2鍋爐各受熱面布局設計準則 7 3 3 CO2爐內各受熱面熱負荷匹配設計準則 7 41 000MW級CO2燃煤發電系統優化 7 4 1 尾部煙道內煙氣能量高效利用 7 4 2 CO2冷卻壁熱安全特性 7 4 3 CO2燃煤鍋爐換熱器布局優化 7 5 小結 第8章 基於「三步走」策略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燃煤發電與高效儲能系統的集成與轉化 8 1 CO2布雷頓燃煤發電系統與儲能系統模型及性能評價準則 8 1 1 CO2燃煤發電循環模型 8 1 2 CO2儲能循環模型 8 1 3 循環性能評價準則 8 2 CO2發電系統與儲能系統集成與轉化的可行性分析 8 3 燃煤電廠可持續發展的「三步走」策略 8 3 1 CO2燃煤發電循環與儲能循環集成 8 3 2 CO2儲/發集成循環耦合多種熱源 8 3 3 CO2絕熱儲能循環 8 4 小結 第9章 基於多熱源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和儲能一體化 9 1 各類發電循環和儲能循環的性能評價準則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