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寶典-以人為本的VR設計 傑森.吉拉德 97871214755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電子工業
NT$82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虛擬現實寶典-以人為本的VR設計
ISBN:9787121475542
出版社:電子工業
著編譯者:傑森.吉拉德
頁數:3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0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虛擬現實寶典:以人為本的VR設計》是虛擬現實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也是該領域第一本全面、系統闡述虛擬現實技術、交互設計的集大成之作。 本書分為七大部分,緊扣以人為本的主旨,闡述了虛擬現實系統的技術原理、基本設計流程、界面交互設計、健康與倫理等重要內容,不僅引導讀者深度理解虛擬現實的設計機制,還鼓勵讀者深入思考創造虛擬世界所帶來的倫理、心理和社會影響。 本書作者是虛擬現實領域的先驅人物之一,深耕虛擬現實領域已20多年,曾受邀為眾多世界知名大公司組織設計了70多個虛擬現實系統。本書是他多年研究與實踐經驗的提煉與總結,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是業內人士不可或缺的一本技術指南與應用手冊。 本書適合所有對虛擬現實領域感興趣的人群閱讀。

作者簡介

傑森·吉拉德(Jason Jerald)博士是NextGen Interactions公司首席執行官,多家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並在全球各地的相關活動中擔任演講嘉賓。他在虛擬現實系統和應用程序開發方面已有20多年的經驗,參与了40多家組織的70多個與虛擬現實相關的項目,這些組織包括Meta、Valve Oculus、Virtuix、Sixense、谷歌、英特爾、AT&T、NASA、通用汽車公司,以及三家美國國家實驗室和五所大學。 他的成果曾出現在ABC的「Sand Tank」節目、探索頻道、《紐約時報》以及MIT出版社Presence雜誌封面。他曾擔任各種技術和領導職務,並且是ACM SIGGRAPH、IEEEVR委員會和IEEE 3D用戶界面委員會的成員,他發表了大量虛擬現實領域的文章,也是許多虛擬現實專利的作者。

目錄

概述
0 1 本書涵蓋的內容
0 2 本書未涵蓋的內容
0 3 本書適合哪些讀者
0 4 如何閱讀本書
0 5 七部分內容的綜述
第一部分 簡介與背景
1 虛擬現實是什麼
1 1 虛擬現實的定義
1 2 虛擬現實是溝通
1 2 1 直接溝通
1 2 2 間接溝通
1 3 虛擬現實擅長什麼
2 虛擬現實的歷史
2 1 19世紀
2 2 20世紀
2 3 21世紀
3 各種現實的概述
3 1 「現實」的形式
3 2 現實系統
3 2 1 視覺顯示器
3 2 2 聲音
3 2 3 觸覺
3 2 4 運動平台
3 2 5 跑步機
3 2 6 其他的感覺輸出
3 2 7 輸入
3 2 8 內容
4 沉浸感、臨場感和現實的權衡
4 1 沉浸感
4 2 臨場感
4 3 臨場感的錯覺
4 4 現實的權衡
4 4 1 恐怖谷
4 4 2 保真度連續集
*5 基本:設計指南
5 1 說明和背景(第一部分)
5 2 虛擬現實是溝通(1 2節)
5 3 對各種現實的概述(第3章)
5 4 沉浸感,臨場感和現實的權衡(第4章)
第二部分 感知
6 主觀和客觀現實
6 1 現實是主觀的
6 2 感知錯覺
6 2 1 2D錯覺
6 2 2 邊界完成錯覺
6 2 3 盲點
6 2 4 深度錯覺
6 2 5 月亮錯覺
6 2 6 殘影
6 2 7 移動錯覺
7 感知模型和感知過程
7 1 遠端刺激和近端刺激
7 2 感覺和感知
7 2 1 整合
7 3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
7 4 傳入和傳出
7 5 迭代感知過程
7 6 潛意識和意識
7 7 本能的、行為的、反射的、情感的過程
7 7 1 本能過程
7 7 2 行為過程
7 7 3 反射過程
7 7 4 情感過程
7 8 心智模型
7 9 神經語言規劃
7 9 1 NLP交流模型
7 9 2 外部刺激
7 9 3 過濾器
7 9 4 內部狀態
8 感知模態
8 1 看
8 1 1 視覺系統
8 1 2 亮度和明度
8 1 3 顏色
8 1 4 視敏度
8 1 5 眼動
8 1 6 視覺顯示
8 2 聽
8 2 1 聲音的屬性
8 2 2 雙耳信息
8 2 3 語音感知
8 3 觸摸
8 3 1 振動
8 3 2 紋理
8 3 3 被動觸摸與主動觸摸
8 3 4 疼痛
8 4 本體感覺
8 5 平衡和物理運動
8 6 嗅覺和味覺
8 7 多模態感知
8 7 1 視覺信息和前庭信息相互補充
9 空間與時間的感知
9 1 空間感知
9 1 1 外中心和自我中心判斷
9 1 2 分割我們周圍的空間
9 1 3 深度(景深)感知
9 1 4 測量深度感知
9 1 5 虛擬現實中空間感知的挑戰
9 2 時間感知
9 2 1 時間分析
9 2 2 大腦和時間
9 2 3 感受時間的流逝
9 2 4 閃爍
9 3 運動感知
9 3 1 生理
9 3 2 物體相對運動和主體相對運動
9 3 3 光流
9 3 4 運動感知因素
9 3 5 誘導運動
9 3 6 表觀運動
9 3 7 運動連貫性
9 3 8 運動拖影
9 3 9 生物運動
9 3 10 相對運動錯覺
10 知覺穩定性、注意力和行為
10 1 知覺恆常性
10 1 1 大小恆常性
10 1 2 形狀恆常性
10 1 3 位置恆常性
10 1 4 亮度和顏色恆常性
10 1 5 響度恆常性
10 2 適應
10 2 1 感官適應
10 2 2 知覺適應
10 2 3 負面後遺症
10 3 專註
10 3 1 有限的資源和過濾
10 3 2 引導注意
10 4 行為
10 4 1 行為與感知
10 4 2 鏡像神經元系統
10 4 3 導航
*11 感知:設計指南
11 1 主觀和客觀現實(第6章)
11 2 感知模型和感知過程(第7章)
11 3 感知模態(第8章)
11 4 空間與時間的感知(第9章)
11 5 知覺穩定性、注意力和行為(第10章)
第三部分 健康危害
12 暈動症
12 1 場景移動
12 2 暈動症和相對運動錯覺
12 3 暈動症病理
12 3 1 感官衝突原理
12 3 2 進化理論
12 3 3 姿態不穩定理論
12 3 4 靜止參考系假設
12 3 5 眼動理論
12 4 暈動症的統一模型
12 4 1 世界的真實狀態
12 4 2 感官輸入
12 4 3 中央處理區
12 4 4 狀態判斷
12 4 5 動作
12 4 6 預判和反饋
12 4 7 運動的心理模型
13 視疲勞、痙攣和副作用
13 1 視覺輻輳調節衝突
13 2 遮蔽顯示衝突
13 3 閃爍
13 4 副作用
13 4 1 重新適應
14 硬體挑戰
14 1 身體疲勞
14 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