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與曹雪芹 (增訂本) 劉上生 97875540278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古籍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曹寅與曹雪芹 (增訂本)
ISBN:9787554027837
出版社:浙江古籍
著編譯者:劉上生
叢書名:曹學文庫
頁數:4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9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地審視了曹寅研究的個體意義與關係意義這兩個基本方面。既闡述和肯定了曹寅作為清代傑出旗籍包衣漢人作家,康熙時代文化文學名人的歷史地位和個體價值;又注意發掘他與康熙的主奴君臣關係和與曹雪芹的祖孫關係這兩重特殊關係的深隱意義。在前一方面,他重點研究了《楝亭集》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在後一方面,他把曹寅當作旗籍包衣曹家傳承的關鍵和代表性人物進行研究,除了綜合吸收前一階段的研究成果,還首次對包衣曹家的精神傳承進行了深度分析和理論概括,提出了三個二重性的觀點,即政文異向的雙重忠誠、身心相悖的雙重人格、「情」「理」分離的雙重心靈世界。

目錄

序一(張書才)
序二(陳蒲清)
第一章 概論:解讀曹寅
附 曹寅不是這曹寅——有關曹寅「另一面」的辨析
第二章 包衣曹家先輩及傳承考論
第一節 遠世記憶和家族淵源
第二節 曹錫遠:從指揮到包衣
一 命名與任職
二 教子和家學
三 被俘、拒仕和為奴
四 「活著」的二元選擇
第三節 曹振彥:從生員到貢士
一 皇太極時代的命運轉折
二 「貢士」命官
三 包衣曹家的政治轉向
四 救助王鼎呂事件的深隱意義
第四節 曹璽:從侍衛到織造
一 政治忠誠與民族情感
二 內府包衣的人生道路
第五節「石上猶傳錦字詩」——以曹璽與馬鑾關係考察為窗口
一 馬秋竹即馬鑾考
二 「十年晤對」稱「知己」
三 「石上猶傳錦字詩」試探
四 從「錦字詩」到《紅樓夢》
第六節 包衣曹家的「家學」傳承與新變
一 「家學」考述
二 「家學」內涵及淵源
三 從曹振彥到曹璽
四 曹寅的「藝能」拓展和文化多能
五 曹雪芹的繼承和突破
附 曹雪芹家世史料(四件)
第三章 曹寅生平事?考索
第一節 少年入侍和佩筆侍從
一 童稚時代
二 少年入侍
三 佩筆侍從
第二節 侍衛歲月和「侲童」經歷
一 侍衛歲月概述
二 「侲童」經歷探析
第三節 任職郎署
一 人事變故與信任危機
二 離心:民族情感的復活
三 個體意識的覺醒
四 沉重的精神創傷
第四節 織造生涯
一 蘇州織造時期
二 江寧織造時期
第五節 主奴之間——晚年曹寅與康熙
一 康熙的精心布局
二 兼管鹽差的難題
三 從密摺奏事看曹寅
四 堅持自我和主奴情義
第四章 政文異向的雙重忠誠
第一節「身世悲深麥亦秋」——曹寅的民族意識
一 民族情感之根
二 寓古吊亡之懷
三 政文異向的雙重忠誠
第二節 能是風流任來往——曹寅與明遺民
一 曹寅與杜溶——個案研究之一
二 曹寅與杜岕——個案研究之二
三 曹寅與顧景星、馬鑾及其他明遺民
第五章 身心相悖的雙重人格
第一節 盛世別調——《楝亭集》的私人話語特徵
第二節 反奴人格和自由心性
一 嘆行役之苦
二 抒羈囚之悲
三 自由心性追求
第三節 「不材」之憤
第四節 末世之嘆
第六章 文學活動和創作
第一節 南北騷壇一文心——曹寅的文學活動與交遊
一 淥水亭雅集與交遊
二 己未文會與交遊
三 三曹文會和交遊
四 江南書局文會和交遊
第二節 《楝亭集》的編次
第三節 曹寅的詠物詩詞
第七章 戲曲創作和傳承
第一節 曹寅的戲曲淵源
一 年幼人宮后的「假童經歷」
二 宮廷和民間藝人的交往
三 「粉澡」愛好
第二節 曹寅的戲曲創作和活動
一 概說
二 關於《北紅拂記》
三 關於《續琵琶》
四 關於《太平樂事》
第三節 曹寅的戲曲傳承
一 戲曲家曹寅和小說家曹雪芹
二 戲曲元素的融合
三 戲曲藝人的形象和人格塑造
附 《楝亭書目》中的曲類藏書與曹寅的曲觀
第八章 曹寅和曹雪芹
第一節 祖孫之間
第二節 愛石情結和意象承接(《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之一)
一 「一片石」:自由心性之歌
二 「不材之憤」和補天石意象
三 兩個承接點
四 「情根石」:置換和改造
第三節 曹寅的「情」與曹雪芹的「情」(《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之二)
一 「情」「理」分離的精神世界
二 詠「紅」代碼與悼「紅」心性
三 「情」觀的傳承
第四節 曹寅的《避熱》詩和薛寶釵的「冷香丸」——兼論《避熱》詩的範式傳承意義(《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之三

一 拒「熱客」的《避熱》和以「冷」治「熱」的「冷香丸」
二 《避熱》詩的範式傳承
附 曹寅《避熱》詩箋釋
第五節 從曹寅詩注到曹雪芹改曲詞(《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之四)
一 脂前程后:「改錯」的版本變異
二 從曹寅詩注到曹雪芹改曲詞
三 生命節點的紀念和傳承
第六節 世法平等一脈牽——以曹寅《與曲師小飲和靜夫來詩次東坡韻》為焦點的考察(《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
之五)
一 緣起:「呶呶騶卒誰可擬」
二 聚焦:「安知金粟平等觀」
三 延伸:「勿平瞼巇平人心」
四 「世法平等」:繼承和超越
第七節 曹寅童奴生涯與《紅樓夢》的反奴文化創造(《楝亭集》與《紅樓夢》研究之六)
一 「童奴生涯」命題的意義和內容
二 曹寅的二重人格與精神傳承
三 曹雪芹對童奴命運的人文關懷
四 反奴人格和奴役創傷的藝術展現
五 《紅樓夢》反奴文化探源
第八節 「師楚」和「用楚」——兼論《紅樓夢》與湘楚文化(《楝亭集》與《紅樓夢》研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