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從曹學到紅學 ISBN:9787554028339 出版社:浙江古籍 著編譯者:劉上生 叢書名:曹學文庫 頁數:45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91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從對包衣曹家精神傳承的探討和關於「真事」與「假語」的研究這兩大課題展開充分論述,以探尋走近曹雪芹的心靈通道。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包含「祖功宗德:家族記憶和民族本根意識」「包衣曹家的反奴人格和自由心性傳承」「曹寅入侍康熙年代考」等內容。只有走近曹雪芹,才能走進《紅樓夢》。本書同時也是作者數十年曹紅學研究生涯的一次學術總結。目錄 上編祖功宗德:家族記憶和民族本根意識 一篇「絕大典制文字」 家族遠世記憶:曹良臣、曹彬到曹參 民族本根的確認和追尋 【補論】從堅持本民族姓氏看包衣曹家的民族本根意識 包衣曹家的反奴人格和自由心性傳承 雙重歧視與壓迫 關於曹錫遠「來歸」 一脈相承的自由心性追求 曹雪芹的回歸情結和「出旗為民」探討 曹寅入侍康熙年代考 幾種說法 自述與他述 康熙八年入侍說考證 佐證與餘論 佩筆侍從:曹寅「為康熙伴讀」說辨正 「伴讀」說質疑 關於「佩筆侍從」的考證 「西學東漸」:侍從新知 經筵聽講與熊賜履 曹寅生平研究的一個盲區——任職郎署時期的遭際 與思想 《放愁詩》:人事變故與信任危機 離心:民族情感的復活 個體意識的覺醒 沉重的精神創傷 曹寅的入侍年歲和童奴生涯——對「康熙八年入侍說」的 再論證 自述性材料的證據鏈 入侍年歲的考據認定和補充 以童奴生涯研究為新起點 曹寅童奴生涯探析——《南轅雜詩》「舊日侲童半服官」解讀 「?童」詩句的語義研究和自述性內容解讀 清宮「辰童」表演與曹寅對表演藝術的熱愛 曹寅「侲童」經歷對曹雪芹的影響 一條有關曹振彥和包衣曹家研究的重要材料——王鼎呂 「得歸民籍」考析 關於明清寶坻之戰 王鼎呂「得歸民籍」史料考索 「護持指示」:曹振彥的義舉和隱痛 中編 論「曹學」與「紅學」的內在溝通——心理視點中的「曹學」 三個層面的溝通 心理視點:實證材料與記憶材料的心理意義 精神傳承研究的重要性 個體意識與無意識研究 《紅樓夢》的真甄假賈和曹雪芹的創作情結(上) 假中之真:「假語」隱含之「真事」 假外之真:改造和隱沒 《紅樓夢》的真甄假賈和曹雪芹的創作情結(下) 二重情結 出旗為民和《紅樓夢》的創作 複合載體 「怡紅」:曹雪芹「悼紅」情結的起點和內涵 以「真甄假賈」為入口 「閨友閨情」 原型置換 神話內涵:從媧皇到警幻 曹雪芹的人格範式和氣質初探 「夢阮」範式及其個體和時代新義 雙重氣質:浪漫與哲思 曹雪芹創作情結的雙向藝術投射 三大創作情結 雙向藝術投射 二元對立一元為主 性格系統複雜對照 曹雪芹「末世」批判的視點和意蘊 「末世」的語詞挪借 「末世」之變的藝術改造 雙重視點的設置和層次 ?內部觀照和自我解剖 「家國同構」的意蘊寄寓 《楝亭集》與《紅樓夢》 愛石情結和石頭意象 從「補天石」到「情根石」 反奴人格:從曹寅到曹雪芹 秦淮風月悵夤緣——曹寅的「情」與曹雪芹的「情」 「情」「理」分離的二重心靈世界 從《夢春曲》到《過隱園》 「詠紅」代碼和「悼紅」心性 題畫蘭詩和「情」觀傳承 賈府的早期家奴和包衣曹家之痛 百年包衣史的起點 土番家奴:俘囚為奴和養馬廝役 遊戲筆墨和「溢出性」議論 關於焦大的怨憤 雙向藝術投射:賈府早期家奴的形象設置意義 下 編 論賈寶玉的女性美崇拜意識及其人性內涵 「清」與「濁」——反省心態的社會批判性 「意淫」與「膚淫」——情理結合的道德嚴肅性 真與幻——執著始終的理想象徵性 普遍人性的歷史積淀 曹雪芹寶黛愛情悲劇構思矛盾探析 模式選擇:決定、爭奪或離合 衝突命題:在社會必然性與個體偶然性之間 主旨困惑:「兒女之真情」的發泄與自限 曹雪芹的創作難題和程高本的突破——試論《紅樓夢》藝術構思的內在矛盾 書名之爭和雙重創作主旨的對立 一元化的形象格局和二元性的藝術構思 故事網路和情節板塊 曹雪芹的遺憾和續作者的成功 《紅樓夢》的詩性情境結構及其話語特徵 「詩畫情境」的意象結構之一:聚合 「詩畫情境」的意象結構之二:疊加 「詩畫情境」的意象結構之三:遞進 「詩畫情境」的意象結構之四:輻射 「詩事情境」:關鍵話語的創造 《紅樓夢》的表意系統和古代小說幻想藝術的發展 解釋性表意系統:三大構想與結構框架 隱喻性表意系統:複合隱喻和象徵隱喻 預示性表意系統:形態與情節融合 表意藝術體系的功能與意義 質實與空靈:寫實藝術的兩種美學範本——「瓶兒之死」 與「秦氏之喪」的比較研究 敘事手法:顯露與隱微 敘事內容:瑣細與凝鍊 敘事結構:緻密與疏宕 寫實藝術形態的發展階段與美學特徵 情空哲思:曹雪芹對人類精神命運的終極關懷 「情根說」:本原哲思 運數詮釋:宿命敘事結構及其解構 「情」「空」矛盾 論《紅樓夢》的兩個敘事起點 兩個敘事起點的出現和並存 「劉姥姥進府」作為《石頭記》初稿的起點 「黛玉進府」作為《紅樓夢》初稿的起點 「合成」增刪過程的藝術處理 論明義所見《紅樓夢》鈔本的文本史意義——以題紅絕句 的兩處「缺失」為入口 富察明義:被忽視的主體研究 「寶菡之交」缺失的文本內容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