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藥品生產技術 (活頁式教材) 姜源 靳征 978757720296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2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組藥品生產技術 (活頁式教材)
ISBN:9787577202969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姜源 靳征
頁數:1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0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校企合作開發。教材內容更貼近企業實際,與崗位工作任務緊密聯繫,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2 教材內容可靈活組合。本教材面向生物製藥技術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可根據核心能力的不同,將教材內容靈活搭配,保證核心能力培養的需要。3 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教材內容包含絕大部分生產崗位任務,既有必要的基礎知識,又有實踐操作,既有操作標準,又有自我評價,為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提供保障。

內容簡介
本教材將生物藥物生產中典型品種的生產過程任務化、流程化,符合生產過程中對學生的操作能力的需要,同時又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需要。具體內容以重組生物藥物生產過程為主線,包括上游的基因工程操作技術(質粒DNA的提取、感受態細胞的製備和質粒轉化、質粒DNA的電泳、基因的PCR擴增)、微生物發酵製藥技術(培養基的製備與滅菌、種子的擴大培養、生物反應器的認識與操作、微生物發酵工藝控制)、細胞培養技術(動物細胞的傳代技術、細胞計數及活性檢測、生物反應器的認識與操作、細胞培養過程參數分析與控制),和下游的生物藥物分離純化技術(發酵液的預處理、 固液分離、細胞破碎、料液層析、病毒祛除、中間品超濾)。

作者簡介
姜源,男,副教授,遼寧醫藥職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具有十多年的藥學專業課程的教授經驗,並主持4項省級課題,主編教材1部,副主編教材3部,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和教材編寫經驗。

目錄
工作領域一基因工程操作技術/1
任務一質粒DNA的提取/1
任務二感受態細胞的製備和質粒的轉化/7
任務三質粒DNA的電泳/10
任務四基因的PCR擴增/15
工作領域二微生物發酵技術/20
任務一菌種選育與保藏/20
任務二培養基的製備與滅菌/25
任務三種子的擴大培養/32
任務四生物反應器的認識與操作/39
任務五微生物發酵工藝控制/45
工作領域三細胞培養技術/51
任務一細胞培養的準備/51
任務二動物細胞復甦與凍存技術/57
任務三動物細胞的傳代技術/63
任務四細胞計數及活性檢測/68
任務五生物反應器的認識與操作/74
任務六細胞培養過程參數分析與控制/79
工作領域四生物藥物分離純化技術/86
任務一發酵液的預處理/86
任務二固液分離/92
任務四細胞破碎/98
任務四料液層析/104
任務五病毒祛除/109
任務六中間品超濾/113
工作領域五生物製品生產技術/120
任務一免疫佐劑的製備/120
任務二大腸埃希菌滅活疫苗的製備/124
主要參考文獻/129

前言/序言
本書按照藥學類及相關專業高職高專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和規格,以及高職高專受教育者應具有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要求編寫而成。本書編寫的設計思路是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關於「建設校企『雙元』合作開放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為指導,遵循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和教學規律,從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發,並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藥學相關專業崗位能力的需求,努力提高教材的實用性和職業性,更好地服務於高職高專教育教學的需要。本書主要適用於藥學類生物製藥技術專業高職高專學生。其主要特點如下。
(1)校企合作開發,與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及行業實際緊密聯繫。教材內容更貼近企業實際,與崗位工作任務緊密聯繫,體現「德、規、技」職業素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教材內容可靈活組合,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本教材面向生物製藥技術專業四門專業核心課,根據課程要求不同,能夠動態調整,更新新知識、新技能,教材內容靈活搭配,充分滿足實際課程的需要。本書以任務為載體,結合崗位情景,模擬生產中的檢查清單形式,並按照生產工序進行編排,適當穿插知識鏈接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書內容包含絕大部分重組藥品生產崗位任務,既有必要的基礎知識,又有實踐操作,既有操作標準,又有自我評價,為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提供保障。
本書共分為五個工作領域,內容包括基因工程操作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細胞培養技術、生物藥物分離純化技術以及生物製品生產技術。本書編寫具體分工如下:工作領域一與工作領域五由姜源、靳征、劉濤編寫,工作領域二與工作領域三由溫兆林、劉宵達編寫,工作領域四由苑新星、姜玥編寫。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錯誤,懇請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修訂完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