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勻室內環境營造理論與方法 李先庭 邵曉亮 王歡 978711229689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均勻室內環境營造理論與方法
ISBN:9787112296897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李先庭 邵曉亮 王歡
頁數:1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9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針對室內非均勻環境的形成機理與營造手段,系統地介紹非均勻環境下室內參數的分佈規律、快速預測、局部需風量與局部負荷、非均勻環境評價、面向需求的多模通風等研究成果。

目錄

主要符號表
第1章 緒論
1 1 室內環境營造方法的演變
1 2 現有非均勻室內環境營造技術存在的問題
1 3 本書的目的與內容
第1章參考文獻
第2章 定邊壁通量條件下室內標量參數分佈規律
2 1 概述
2 2 室內環境定量影響評價指標
2 2 1 可及性指標
2 2 2 可及度指標
2 3 固定流場下室內標量參數分佈規律
2 3 1 時平均污染物濃度分佈關係式
2 3 2 瞬態污染物濃度分佈關係式
2 3 3 瞬態溫、濕度分佈關係式
2 4 固定流場假設對溫度分佈預測的適應性
2 5 本章小結
第2章參考文獻
第3章 不同類型邊壁條件下室內標量參數分佈規律
3 1 概述
3 2 對流熱邊壁條件下室內溫度分佈的隱式表達式
3 2 1 室內溫度分佈隱式表達式
3 2 2 室內溫度分佈獨立影響因素分析
3 3 對流熱邊壁條件下室內溫度分佈的顯式表達式
3 3 1 室內溫度分佈顯式表達式
3 3 2 修正可及度和對流邊界可及度的獲得方法
3 4 對流邊界可及度特性分析
3 4 1 可及度特性與影響因素分析
3 4 2 對流可及度實驗分析
3 5 凝結邊壁條件下室內濕度分佈表達式
3 5 1 凝結邊璧條件下的空氣濕度分佈顯式表達式
3 5 2 濕度分佈表達式在防結露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3 6 各類邊壁條件下室內標量分佈的通用表達式
3 7 本章小結
第3章參考文獻
第4章 變化邊界條件下室內標量分佈快速計算方法
4 1 概述
4 2 變化邊界條件下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2 1 響應係數指標
4 2 2 變化邊界下動態污染物濃度分佈計算模型
4 3 室內存在自循環氣流時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4 帶迴風系統的穩態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5 帶迴風系統的動態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5 1 帶迴風瞬態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5 2 帶迴風長期污染物分佈計算方法
4 6 帶迴風系統的全程空氣齡分佈計算方法
4 7 本章小結
第5章 面向局部區域的風量需求
5 1 概述
5 2 面向局部需求的通風量公式
5 3 局部通風量影響因素分析
5 4 局部通風量在潔凈室中的應用
5 4 1 潔凈室局部通風量計算展示
5 4 2 潔凈室局部通風量降低途徑
5 5 本章小結
第5章參考文獻
第6章 面向局部區域的空調負荷
6 1 概述
6 2 局部空調負荷定義
6 2 1 傳統室內負荷定義
6 2 2 局部負荷定義
6 2 3 局部負荷的實驗驗證
6 3 局部空調負荷影響因素分析
6 3 1 熱源分佈的影響
6 3 2 氣流組織的影響
6 3 3 保障區域的影響
6 4 局部空調負荷解析表達式
6 4 1 隱式局部負荷表達式
6 4 2 顯式局部負荷表達式
6 5 局部空調負荷降低方法
6 5 1 降低局部負荷的理論分析
6 5 2 熱源邊界時降低局部負荷的案例展示
6 5 3 對流邊界時降低局部負荷的案例展示
6 6 本章小結
第6章參考文獻
第7章 保障局部區域的室內動態空調負荷
7 1 概述
7 2 非均勻環境動態負荷計算方法
7 3 非均勻環境動態負荷的影響因素分析
7 4 利用低品位末端間歇採暖案例分析
7 4 1 間歇採暖下傳統負荷的構成
7 4 2 僅運行嵌管牆維持的室溫
7 4 3 嵌管牆與熱風採暖結合的負荷構成
7 5 本章小結
第7章參考文獻
第8章 面向需求的非均勻環境評價方法
8 1 概述
8 2 反映空間非均勻需求的人員分佈密度指標
8 3 面向需求的通風環境評價指標
8 3 1 面向需求的評價指標
8 3 2 評價指標示例
8 4 面向需求的氣流組織綜合評價體系
8 4 1 氣流組織綜合評價方法
8 4 2 評價方法的應用展示
8 5 本章小結
第9章 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多模式通風
9 1 概述
9 2 多模式通風系統概念
9 3 基於感測器的室內源辨識方法
9 3 1 源辨識模型
9 3 2 源辨識實驗
9 4 基於機器視覺的人員定位技術
9 4 1 基於可見光的室內人員定位系統
9 4 2 基於深度感測器的室內人員定位方法
9 5 新型氣流組織末端與風扇網路
9 5 1 可調矢量送風末端
9 5 2 風扇網路用於多種場景營造
9 6 多模式通風系統示例
9 7 本章小結
第9章參考文獻
第10章 展望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