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鳥-西布利的鳥類世界 戴維.艾倫.西布利 978757102812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何以為鳥-西布利的鳥類世界
ISBN:9787571028121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戴維.艾倫.西布利
頁數:24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67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以觀鳥之名,開啟認識世界的新維度」
「西布利從不讓人失望,原來大自然如此迷人」
「這樣的書,從來沒見過」——當代觀鳥、畫鳥大師突破性畫冊。戴維·艾倫·西布利全新畫冊,總結畢生觀鳥經驗,加以前沿研究成果,用手繪的形式帶領大家進入真實而深刻的鳥類世界。
源於自然的藝術,源於實踐的知識體系,世界「通用」的鳥類啟蒙書。西布利從小開始觀鳥,觀鳥時間已超過50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源於對自然中鳥類的深刻觀察,每一個總結都來自對鳥類的長時間記錄。
200餘個常見鳥種或類群,330餘幅全新手繪圖,獲得感十足的閱讀體驗。從飛翔、築巢、覓食到鳴唱,用手繪解析常見鳥類的一舉一動和背後隱藏的原理。每個年齡段都能發現鳥類讓人稱奇的一面。
專業人士用心翻譯,中山大學教授劉陽審訂。瑞典隆德大學動物生態學碩士、《中國鳥類觀察手冊(英文版)》譯者之一蔡上逍傾心翻譯,特約中山大學教授劉陽審訂全書,為中文版的科學性把關。
全流程精品路線,特別定製西布利「印簽版」,值得收藏的藝術畫冊。採用高水平的色彩管理和印刷技術,高質量呈現每幅畫作的細節與顏色。裝幀用紙考究,另有印金、燙金工藝,質感滿滿。西布利本人為中文簡體版讀者書寫專屬簽名,特別定製「印簽版」。
附贈2張大裝裱畫,近距離感受大師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是西布利總結數十年探索鳥類世界的心得,用手繪形式呈現的他眼中的鳥類世界。這不是一本鳥類辨識指南,而是一本全方位介紹鳥類生活的畫冊,跟隨大師的筆觸,你會驚覺鳥類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豐富、複雜以及「深刻」。
鳥類時時刻刻都在做各種不同的決策,比如應該在何時何地築巢,吃種子的山雀還會思考應該選擇哪一粒種子,還要決定是把種子藏起來還是直接吃掉。本書從形態、生理構造、行為、演化等多個維度解析常見鳥類,其中包含了很多新的科學研究。全書涵蓋200多個鳥種,雖然大多是常見類群,但也研究了某些不常見但容易觀察的鳥種,比如住在海邊的北極海鸚;收錄330餘幅西布利的全新畫作,其中84張主視覺圖為真實鳥類大小,兼具科學性與藝術性。
西布利嚴謹的藝術作品和廣博的專業知識堪稱世界一流。本書英文版一經上市即成為爆款,目前已暢銷全球,既適合觀鳥者收藏查閱,也適合非觀鳥者作為入門書籍。

作者簡介
作者:
[美]戴維·艾倫·西布利 DAVID ALLEN SIBLEY
北美觀鳥大師、畫鳥大師西布利出版了一系列以其名字命名的圖鑑,並親自繪製了書中的插圖,暢銷世界。他的名字一度被認為是「鳥類指南」的同義詞,也因此被全球觀鳥人推崇備至。他還在《史密森尼》(Smithsonian)、《科學》(Science)、《威爾遜鳥類學雜誌》(The wilson Journal of Ornithology)、《觀鳥》(BirdWatching)、《北美鳥類》(North American Birds)以及《紐約時報》(The Newyork Times)等各種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文章,並獲得過美壓觀鳥協會的羅傑·托里·彼得森終身成就獎(the Roger Tory Peterson Award)和紐約林奈學會的艾森曼獎章(Eisenmann Medal )。
譯者:
蔡上逍
瑞典隆德大學動物生態學碩士,始終保持著對生物多樣性的濃厚興趣。目前專註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鷸類的生態研究和保護工作,經常在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進行鳥類調查與環志工作。發表過多篇鳥類遷徙和保護的學術論文,是《中國鳥類觀察手冊(英文版)》的譯者之一。
審訂:
劉陽
生態與演化博士、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中國動物學會理事、國際鳥類學家聯合會委員。他領導的「鳥類生態與進化研究組」結合生態學、遺傳學和行為學等多種研究手段,持續開展鳥類的繁殖、遷徙、擴散等行為的研究,探索了演化和生態因素對於鳥類多樣性的塑造。他還是《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主編、《英國鳥類學會會刊》(Ibis)副主編。

精彩書評
我無數次驚訝於人類和鳥類的諸多共通之處,但是同時也詫異於彼此之間有多麼不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讀者獲得一些知識和啟發,更積極地觀察自然世界的方方面面,並且更深入地了解、欣賞和讚美鳥類以及我們共同賴以生存的星球。
——戴維·艾倫·西布利(David Allen Sibley)
北美觀鳥、畫鳥大師西布利介紹北美常見鳥類的形態、行為和功能適應性的大型繪本。從飛翔、築巢、覓食到鳴唱,了解鳥類日常的一舉一動和背後隱藏的原理。我們去觀鳥不僅要去辨識和記錄「鳥」;更需要去「觀」,在好奇心驅使下去深入了解和體會鳥類生活的細節。讀完本書,我覺得即使是身邊常見的鳥類都會有讓人稱奇的本能和適應。
——劉陽(生態與演化博士、中山大學生態學院教授、國際鳥類學家聯合會委員)
這是一部賞心悅目的鳥類學繪本,幾乎適合任何年齡段的讀者閱讀欣賞。作者對不同類群鳥類的身體結構、行為,都做了深入介紹,並巧妙地將一些鳥類「通用」知識穿插其間。全書信息量非常大,涵蓋了諸多大眾感興趣的話題;收放自如、充滿活力的插圖,更是打造出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
——張瑜(自然題材畫家、生態攝影師、科普作家、《博物》雜誌插圖主管)
就像詞典給單詞下定義,西布利是在給鳥類下定義。
——羅傑·J· 萊德爾(Roger J Lederer)(鳥類學家、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名譽教授)
西布利回答了人們對鳥類的各種問題(他)嚴謹的藝術作品和廣博的專業知識使他觀察到的鳥類行為生動起來。
——《觀鳥》(BirdWatching)

目錄
序言 · vi
使用說明 · viii
導言 · ix
西布利的鳥類世界 · 1
物種索引 · 177
遇到這些情況怎麼辦? · 189
成為觀鳥者 · 191
致謝 · 192
參考資料 · 193
鳥種學名對照表· 204

精彩書摘
ntroduction
導言
鳥類的多樣性
鳥類就是恐龍(第 81 頁中段)。最晚在距今 1 6 億年前,一些恐龍就已經長出了羽毛,並最終演化成為真正的鳥類。然而,6600 萬年前發生的那次隕石撞擊地球事件,導致超過 2/3 的陸生生物滅絕,其中就包括所有的恐龍和絕大多數鳥類(第 81 頁下段)。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全球現生鳥類的物種數約為 11?000 種,其中約 800 種在北美地區有穩定分佈,而中國記錄到的鳥類超過 1500 種。鳥類的多樣性之高令人難以置信。本書選取了其中一些物種,向讀者介紹它們非凡的適應性和生存能力。
演化—自然選擇和性選擇
鳥類驚人的多樣性是數百萬年演化的產物。演化是對鳥類個體進行選擇的過程,就像那些繁育犬只或者玫瑰的人會不斷地選擇具有特定性狀的個體,從而在未來的世代中加強他們想要的性狀一樣。在自然界中,疾病、天氣、捕食者以及其他的致命威脅會淘汰種群中不太適應環境的個體。與此同時,異性個體會選擇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特徵。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鳥類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機會,從而影響後代的特徵。在數億個世代的個體更迭中,這個過程不斷上演,造就了地球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具體來說,自然選擇通過影響鳥類的生存而發揮作用,這就是達爾文的經典理論—「適者生存」,這讓鳥類擁有了多種多樣的喙型、翅型、築巢習性等不同特徵。其背後的具體原因是,具有最佳適應特徵的鳥類更為強壯而健康,能夠養育更多的子女,也就可以將其性狀特徵傳遞給更多的後代。另一方面,性選擇則是由配偶選擇所驅動的,因為雌雄雙方都會根據一定的特徵來選擇配偶,最終導致鳥類演化出極度誇張的外觀,就像雄性林鴛鴦那華麗的羽衣一樣(第 177 頁,林鴛鴦)。
羽毛
羽毛的功能
如果有人問你「羽毛是什麼樣子的」,你可能會想到一個中間有根羽軸、兩側有眾多羽枝的橢圓形物體(如下圖),但是實際上羽毛的結構和尺寸極為多樣。同樣地,如果有人問你「羽毛有什麼用」,你可能會想到飛行或保暖等功能,但其實羽毛演化出的功能也是不計其數:保持溫暖和乾燥、使身體呈流線型、提供色彩與裝飾、使鳥類能夠飛行,等等。羽毛有兩個關鍵特性,一是重量極輕,二是強度驚人。
羽毛並非從鱗片演化而來。早期的羽毛是中空的鬃毛狀結構,後來才逐漸演化出更為複雜的結構(第 33 頁右)。羽毛精密的多級分枝結構賦予其許多非凡的特性(第 11頁下段)。
羽毛之所以不容易斷裂,是因為構成羽毛的纖維從羽軸的基部出發,一直延伸到最細的羽小枝末端(第 11 頁下段)。
羽毛演化出了多種不同的形態,在同一隻鳥的不同身體部位分別生長著與其功能相對應的羽毛(第 107 頁下段)。貓頭鷹的羽毛具有多種演化適應特徵,從而實現無聲飛行(第 65 頁中段)。
鳥喙周圍生長著特化的剛毛狀羽毛,稱為嘴須,其功能似乎是保護眼睛(第 97 頁下段)。
【羽毛的防水功能】
羽毛的防水性能源於羽枝之間的精密間距:既能防止水滴穿透羽枝的間隙,也能避免水滴停留在羽毛表面(第17 頁中段)。
相較於陸地鳥類,水鳥羽毛的羽枝排列更為緊密、難以被水滲透,羽毛數量更多,質地也更硬(第 17 頁下段)。一些善於游泳的鳥類可以用腹部的羽毛包裹住身體,形成一個防水外殼(第 11 頁中段)。
鸕鶿正羽的中間部分具有防水功能,但是外緣卻可以被打濕(第 27 頁中段)。
相比其他鳥類,貓頭鷹的羽毛防水性較差,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貓頭鷹喜歡尋找遮蔽處棲息(第 180 頁,東美角鴞)。
【羽毛的隔熱功能】
在所有天然以及合成的材料中,雁鴨類的絨羽仍然是目前已知保暖效果最好的材料(第 9 頁中段)。
羽毛的隔熱功能可以幫助鳥類抵禦嚴寒和酷暑(第 107頁中段)。
【羽毛的飛行功能】
鳥類翅膀和尾巴上的大根羽毛整齊地排列成寬闊的平面,使鳥類的飛行成為可能(第 69 頁上段)。
翅膀上的羽毛在形狀和結構方面的各種細節構造,讓羽毛能夠恰到好處地兼顧強度和柔韌性(第 103 頁下段)。
【羽毛的裝飾功能】羽毛不僅演化出多種顏色和圖案(見下文「鳥類的色彩」 部分),還能構建立體形態。
一些貓頭鷹的「耳朵」或「角」實際上是一簇羽毛,可以用於炫耀和偽裝(第 63 頁上段)。
冠藍鴉或主紅雀的「冠」由羽毛構成,可以隨意豎起或放下(第 147 頁上段)。
太平鳥的飛羽尖端高度特化,質地堅硬、光滑,純粹是起裝飾作用(第 185 頁,雪松太平鳥)。
一隻鳥有多少羽毛?
鳥類羽毛數量的多少不僅與其體型大小有關,還取決於它對防水的需求。
小型鳴禽的羽毛數量一般在 2000 根左右,夏季數量稍少,而冬季則稍多一些。像烏鴉這樣體型較大的鳴禽通常擁有更大而非更多的羽毛(第 161 頁中段)。
水鳥的羽毛數量通常比陸地鳥類更多,尤其是經常接觸水的身體部位,羽毛更為濃密(第 17 頁下段)。
天鵝細長的脖子上覆蓋著一層濃密的羽毛,頸部羽毛總數多達兩萬多根(第 7 頁中段)。
羽毛的護理
羽毛對於鳥類的生存至關重要,因此鳥類會花費大量時間來護理羽毛。梳理羽毛(簡稱「理羽」)是一種常見的護理行為,鳥類會用喙梳理身體的羽毛,並用爪子來梳理頭部的羽毛。理羽可以有效地將羽毛梳理整齊,清除附著在羽毛之間的污垢或碎屑,去除羽虱等寄生蟲,並給羽毛塗上一層保護性的油脂。此外,鳥類的許多其他行為也和羽毛護理有關。
鳥類每天至少要花 10% 的時間來梳理羽毛,而且所有鳥類理羽的具體過程也大致相同。理羽對於鳥類十分重?要,鳥喙甚至演化出一些細節構造來適應理羽的需要(第145 頁中段)。
鳥類無法用喙來梳理自己頭部的羽毛,因此只能用腳。有些鳥類會通過互相理羽來解決這個問題(第 183 頁,渡鴉)。
鳥類經常洗澡,很有可能是因為水有助於讓羽毛煥然一新(第 137 頁右)。
沙浴在一些鳥類中十分常見,但是人們目前還不清楚它們進行沙浴的具體原因(第 161 頁下段)。
日光浴和蟻浴經常被混為一談,人們對這兩種行為的了解都不夠充分。日光浴可能是為了護理羽毛,蟻浴則可能與處理食物有關(第 109 頁下段)。
美洲鷲經常在陽光下張開翅膀,但是它們這麼做的確切原因人們尚不清楚(第 59 頁上段)。
人們至今無法完美地解釋鸕鶿的晾翅行為,不過這種行為或許有助於它們在游泳之後晾乾羽毛(第 27 頁上段)。

前言/序言
這本書的創作歷程在過去的十五年裡幾經周折。關於這本書的最初構想始於二十一世紀初,我那時的想法是為孩子們寫一本鳥類觀察圖鑑。後來,我開始考慮將其打造成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初學者使用的鳥類指南。但是當時我已經完成了一本內容翔實的北美鳥類手冊,因此「簡化版」指南的概念並未讓我心動,我更想讓它成為一本全方位介紹鳥類知識的書籍。
當我決心創作一本全方位介紹鳥類生活的書(而非簡單的辨識指南)之後,我想到可以在書中以短文的形式介紹有趣、神奇的鳥類行為,以期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那些他們每天都在觀察和識別的鳥類。隨著短文的數量越來越多,我的收穫也越來越多,這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