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戰場-阿勒頗爭奪戰與中世紀中東 尼古拉斯.莫頓 97875228353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血色戰場-阿勒頗爭奪戰與中世紀中東
ISBN:978752283534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尼古拉斯.莫頓
頁數:2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9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1119年,近東民族聚集在一起,進行了一場馬匹、刀劍、風沙和鮮血的史詩級戰爭,灑下的鮮血將決定阿勒頗城以及東十字軍國家的命運。草原矮馬上的土耳其部落戰士、阿拉伯步兵、亞美尼亞弓箭手以及歐洲騎士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場成了歐亞大陸上的民族全力施展其角鬥士力量的圓形劇場。法蘭西軍隊在出征時攜帶著聖物真十字架的一部分,他們希望一場勝利將鞏固他們對該地區的統治。但是盛名在外的法蘭西騎兵團的衝鋒辜負了他們,精心安排好的戰場最終化為了一場混戰。十字軍士兵腹背受敵,遭到了巨大的失敗。隨著他們征討北敘利亞的步伐停滯,十字軍征伐的勢頭漸漸消散,並再也沒有恢復。

內容簡介

第一次十字軍運動期間,法蘭克軍隊攻城略地,佔領了許多重要的中東城市並在黎凡特建立了十字軍國家。西方對征服該地區似乎勝券在握,但眾所周知,歷史卻並未如此發生。十字軍運動為什麼最終失敗? 為了回答這一關鍵問題,英國歷史學家尼古拉斯·莫頓把目光投向十字軍國家歷史上最為艱難的戰役之一——1118年至1128年的阿勒頗爭奪戰,並將1119年十字軍在血地之戰中的災難性失敗視為轉折點。這場近十年的衝突實際上終止了法蘭克人在北方的前進勢頭,標志著他們在敘利亞北部擴大統治範圍的進程開始逆轉。十字軍運動在中東的軌跡就此改變。

作者簡介

譚琦,哈爾濱理工大學語言文學類碩士,專職翻譯,醉心於探究與考證之樂。譯有《大圍攻:馬爾他1565》。

目錄

地圖
序章
第一章 建國雙雄:布洛涅的鮑德溫與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1100∼1110年)
第二章 逆風而行:塞爾柱人與阿拉伯埃米爾(1111∼1118年)
第三章 一決勝負(1119年)
第四章 血腥屠場(1120∼1128年)
第五章 餘波未平(1128∼1187年)
尾聲
縮寫詞
註釋
延伸閱讀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