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烴類污染物綠色治理-含硫雜環芳烴降解菌篩選及其作用特性 李琳 978757661062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南大學
NT$2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石油烴類污染物綠色治理-含硫雜環芳烴降解菌篩選及其作用特性
ISBN:9787576610628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李琳
叢書名:安全工程與綠色低碳發展系列叢書
頁數:1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7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我國作為石油生產大國,石油開採以及石油產品的生產與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引起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亟須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本書介紹了石油烴類污染物綠色可持續的微生物修復技術,主要內容分為7章。第1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石油污染的產生和危害,目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以及存在的問題;第2章主要介紹石油烴類污染物中含硫雜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涉及高效降解菌的篩選、鑒定及培養條件優化;第3章主要針對篩選得到的一株含硫雜環芳烴高效降解菌Pseudomonas sp LKY-5進行降解特性及代謝途徑的深入分析,拓展了已有的「4S」途徑和Kodama途徑;第4章主要涉及高效降解菌株對不同單一或複合石油烴類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分析,明確了Pseudomonas sp LKY-5的優越修復應用潛力;第5章主要針對高效降解菌LKY-5產生的表面活性劑進行提取並分析其組成及其穩定性;第6章主要介紹了高效降解菌LKY-5的土壤修復實驗,考察污染強度、初始含水率、初始降解菌量、氮磷比、膨鬆劑用量對修復效果的影響,為進一步實現原位生物修復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第7章主要梳理了本書的重點結論和發現;附錄則介紹了實驗過程所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 本書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含硫雜環芳烴的微生物修復技術,涵蓋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和參考書,可以供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參考。

作者簡介

周剛,男,山東科技大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工礦職業安全健康、環境功能材料、新能源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領軍人才、中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人才,榮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山東省青年科技獎、全國煤炭青年科學技術獎、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等榮譽。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 2 1 石油污染的產生和危害
1 2 2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
1 2 3 烷烴的微生物降解
1 2 4 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
1 2 5 含硫雜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
1 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 3 1 研究內容
1 3 2 技術路線
第2章 含硫雜環芳烴降解菌的篩選、鑒定及培養條件優化
2 1 實驗材料
2 1 1 主要實驗儀器及試劑
2 1 2 培養基
2 2 實驗方法
2 2 1 樣品採集
2 2 2 二苯並?吩降解菌的篩選與保藏
2 2 3 降解菌的生理生化實驗
2 2 4 單菌株的分子鑒定
2 2 5 降解菌株的系統發育分析
2 2 6 二苯並?吩降解菌的培養條件優化
2 2 7 氣相色譜法測定DBT濃度
2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2 3 1 二苯並?吩降解混合菌的富集篩選
2 3 2 二苯並?吩降解單菌的分離純化
2 3 3 降解菌株的分子鑒定及系統發育分析
2 3 4 單因素對DBT降解率的影響
2 3 5 響應曲面法優化降解菌的培養條件
2 4 本章小結
第3章 Pseudomonassp LKY-5對二苯並?吩的降解特性及代謝途徑分析
3 1 實驗材料
3 1 1 主要實驗儀器及試劑
3 1 2 培養基
3 1 3 菌源
3 2 實驗方法
3 2 1 LKY-5的掃描電鏡觀察
3 2 2 不同初始DBT濃度下LKY-5的降解特性考察
3 2 3 DBT降解率的計算
3 2 4 細胞干重的測定
3 2 5 GC-MS法分析二苯並?吩代謝產物
3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3 3 1 LKY-5降解菌株的形態觀察
3 3 2 不同初始DBT濃度下LKY-5的降解特性
3 3 3 LKY-5對DBT的代謝產物分析
3 3 4 LKY-5對DBT的代謝途徑研究
3 4 本章小結
第4章 降解底物寬泛性研究及柴油的降解特性分析
4 1 實驗材料
4 1 1 主要實驗儀器及試劑
4 1 2 培養基
4 1 3 菌源
4 1 4 柴油來源
4 2 實驗方法
4 2 1 單一底物和雙底物的降解研究
4 2 2 柴油降解率的計算
4 2 3 柴油中硫類型分析
4 2 4 柴油組分分析
4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4 3 1 單一底物的降解研究
4 3 2 雙底物的降解研究
4 3 3 柴油中不同含硫化合物的降解研究
4 3 4 柴油中正構烷烴的降解研究
4 4 本章小結
第5章 Pseudomonassp LKY-5產生的表面活性劑提取及其特性研究
5 1 實驗材料
5 1 1 主要實驗儀器及試劑
5 1 2 培養基
5 1 3 菌源
5 2 實驗方法
5 2 1 碳源優化
5 2 2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提取、分離及薄層色譜(TLC)分析
5 2 3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鑒定
5 2 4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理化性質分析
5 2 5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穩定性研究
5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5 3 1 碳源優化
5 3 2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化學組分分析及鑒定
5 3 3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理化性質分析
5 3 4 生物表面活性劑的穩定性研究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Pseudomonassp LKY-5在二苯並?吩污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6 1 實驗材料
6 1 1 主要實驗儀器及試劑
6 1 2 培養基
6 1 3 菌源
6 2 實驗方法
6 2 1 土樣採集
6 2 2 土樣理化性質測定
6 2 3 土樣微生物數量測定
6 2 4 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條件對修復效果的影響
6 2 5 土樣中DBT濃度測定
6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6 3 1 土樣基本性質分析
6 3 2 污染土壤生物修復
6 4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建議
7 1 結論
7 2 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