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法史導論-16-21世紀 米歇爾.施托萊斯 97871002345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38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德國公法史導論-16-21世紀
ISBN:978710023453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米歇爾.施托萊斯
頁數:2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0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德國著名公法史學家米歇爾·施托萊斯為其代表作《德國公法史》四卷本所撰寫的導論,已被譯為多國文字。 本書詳略得當地勾勒出一幅從16世紀到當代四百余年的德國公法學術全景圖。作為美學家和修辭學家,作者以語言批判哲學方法和社會學視野,力圖避免非此即彼的前見和學術定論,「正確地講述」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鉤沉法與國家理論及其實踐,生動活潑地展現德意志從警察國到法治國、再到社會國與干預國的發展歷程,從而揭櫫「利維坦」的成長、破壞、毀滅與涅槃重生。

作者簡介

米歇爾·施托萊斯(Michael Stolleis,1941—2021),德國法學家、公法史學家。1974—2006年任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公法教授,1991—2009年任馬克斯普朗克歐洲法律史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近現代公法史。1991年獲德國萊布尼茨獎,2000年獲國際巴爾贊獎,2014年獲德國科學與藝術功勛勳章,2015年獲德國聯邦星級大十字勳章。主要代表作為四卷本《德國公法史》(17世紀—20世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引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 作為歷史對象的法律
二 公法
三 學術史
四 方法推薦與文獻參考
第二章 從羅馬法中解放出來與憲製法法源學說的調整
一 羅馬法起點
二 新的條件狀況
三 新的憲製法
第三章 公法形成的要素
一 「政治學」
二 德意志民族法源
第四章 帝國公法學、自然法與國際法、「善治」
一 帝國公法學
二 自然法與國際法
三 自然法(自然法與國際法)
四 善治
五 小結
第五章 從革命到復辟期間的公法
一 政治世界的重大轉變
二 德意志同盟
三 德意志一般國家法
四 邦國國家法與行政法
第六章 保羅教堂
第七章 帝國的國家法
一 法治國與法學方法
二 重要論者
第八章 早期工業社會國的行政法
一 視角變換
二 重要作者
第九章 魏瑪憲法下的國家法學說與行政法學說
一 向「人民主權」啟航
二 國家法學說的角色
三 《凡爾賽條約》與內部統一
第十章 方法之爭與一般國家學說
一 根基動搖
二 維也納學派
三 方法或方向之爭
四 派別形成
五 代表作
第十一章 魏瑪共和國的行政法
一 延續與調整
二 州行政法
三 教科書
四 干預國的素材增長
第十二章 納粹國及其公法
一 權力交接
二 精神斬首
三 期刊
四 「憲法」的緊急建構
五 重點主題
六 國際法
七 行政法與行政學說
八 「生存預防」與總結
第十三章 德國法律狀況、重建、兩個國家
一 零點時刻
二 大學重建
三 學術機構與期刊
第十四章 新「價值秩序」與重建法治國
一 對《基本法》的最初反應、評論與教科書
二 聯邦憲法法院
三 法治國與基本權利
四 民主
五 從一般國家學說到憲法學說
第十五章 聯邦德國的社會國與干預國
一 社會國與「社會法」
二 持久干預
三 行政法的變化
四 大學擴張
第十六章 民主德國的國家法、國際法與行政法
一 政治基本結構
二 學術機構與期刊
第十七章 歐洲法與國際法
第十八章 兩德統一
一 外部發展進程
二 國家法與國際法的任務
三 統一模式
四 大學改建與新建
第十九章 全球化與國家的未來
一 第一次全球化
二 第二次全球化
三 民族國家的未來
四 憲法國家的未來
第二十章 結語
擴展性文獻
人名索引
內容索引
紀念施托萊斯先生——寫在《德國公法史導論》出版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