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 ISBN:9787523605400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塞巴斯蒂安.佩奇 頁數:3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6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機構投資者構建體系化的深度認知護城河。 戰略與戰術性資產配置的底層邏輯新範式。 近年來,指數型投資策略的市場份額已超過主動管理型策略,主動選股者應如何第一時間找到被大量拋售的ETF,識別其中的局外股,因主動選股而賺取超額收益? 市盈率、市凈率和市現率等基本面分析指標,哪個指標最有可能預測實際收益與初始凈利潤和增長預測之間的差異?是否存在將前瞻性投資判斷與量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在金融危機期間,多元化投資幾乎毫無例外地以失敗告終,在某些市場環境下,股票-債券的相關性甚至會失效,為何久期風險可能是多資產組合中唯一真正的多元化來源? 《傑出投資者的頂層認知》是普信集團的頂尖資產配置專家塞巴斯蒂安·佩奇撰寫,援引200多篇金融學家文章,融合馬科維茨、薩繆爾森、威廉·夏普、默頓·米勒、羅伯特·希勒、羅伯特·恩格爾等眾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前沿金融思想家的研究成果,賦予原本枯燥的資產配置理論鮮活的生命,詮釋了資產配置、風險衡量和預測收益等領域最新的調查研究成果,帶來了超越傳統格局的投資新思維。 本書理論紮實,資料來源權威可靠。書中巧妙地把學術成就和實踐成果融為一體,詳細介紹了普信集團資產配置團隊完整的決策過程;同時書中還妙趣橫生地講述了馬科維茨、薩繆爾森親自參与討論投資組合的軼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為我們全面論述了最先進的資產配置技術。 但本書反覆強調,金融從業者不應執迷理論研究,因為任何理論、模型或「秘方」都不能取代個人良好的判斷力,故應致力於提高決策過程的質量。讀懂本書,個人和機構都將掌握在自己能承擔的既定風險水平下實現最高的收益率。作者簡介 塞巴斯蒂安·佩奇(Sebastien Page),普信集團全球多元化資產部門首席投資官,管理資產規模超過3500億美元,諾貝爾經濟學獎大熱候選人。 佩奇是這個時代資產配置領域偉大的投資者,他率先提出基於收益率和風險構建投資組合,管理資產規模超3500億美元。他總是嘗試用易於理解的方式去解釋複雜的投資話題,被譽為具有創造性的思想家。 佩奇還是令人敬畏的金融學導師,他善於引導諸多最有天賦的投資者進行激烈辯論,為他們的關鍵決策提供最寶貴的信息。佩奇堅持腳踏實地、嚴謹自律的學術作風,2003年、2010年和2011年發表在《投資組合管理雜誌》的文章,以及2010年和2014年發表在《金融分析師雜誌》的文章,均獲研究論文獎。 此外,佩奇擁有無與倫比的勇氣,有自己的一定之規和思維過程,對已經約定俗成的權威金融觀點也時常提出顛覆性看法。作為特許金融分析師,他經常在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彭博電視台和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等權威財經媒體定期邀請佩奇發表專業評論。目錄 第一部分 投資前提:預測收益率第1章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完美但實用 金融學中的「牛頓運動定律」 股市收益率平均水平的計算方法 到期收益率是評估債券收益率的最優指標 投資組合應包括的資產類別以及權重 計算不同市場里不同資產的平均收益率 CAPM是預測收益率的最好參照基準 第2章 給市場估值,哪些指標更實用? 最簡單的基礎估值模型:累積法 基本面分析與量化分析並非格格不入 延長時間窗口,利率走向並不如想象中重要 第3章 估值指標在短期內存在的不確定性 實戰案例1:普信集團如何進行短期的動態配置? 哪個估值指標預測精確度更高? 加息對股市而言一定是利空嗎? 第4章 宏觀因子能否預測短期收益率? 金融投資界對宏觀因子的研究 實際運用宏觀因子存在的難點 宏觀因子與短期收益率幾乎不可能建立因果關聯 第5章 價格動量在實際中的預測性 動量策略vs估值策略 動量預測股票:短期有效,長期均值回歸 動量預測債券:聊勝於無 實戰案例2:普信集團如何做投資決策? 第6章 不要拒絕經驗和判斷 除了數學計算,資產價格由人決定 預測收益率的20條經驗法則 第二部分 投資準備:預測風險 第7章 基於風險的投資更簡單、穩健 波動率管理策略勝過傳統平衡型基金 波動率風險溢價或許代表對尾部風險的補償 波動率管理策略優於買入並持有策略 第8章 風險持續性與時間窗口的關聯性 時間窗口越短,風險持續性越明顯 時間窗口越長 均值回歸越明顯 偏態和峰度沒有可預測性,也沒有持久性 第9章 資產多元化就可對抗風險嗎? 資產相關性在下行期增加,上行期減少 不要神話多元化,資產配置不是免費午餐 股債相關性遠比我們以為的更複雜 7條尾部風險認知分析的建議 第10章 資產相關性是否可預測? 資產相關性可預測的最佳節點 條件風險價值具有良好預測能力 複雜並不代表最優,基本參數的選取很重要 第11章 肥尾效應:罕見卻可能發生 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必須學會適應其存在 25個西格瑪事件發生概率有多低? 攻守兼備:情景分析法 難以置信的風險誤測?卻頻頻發生 第三部分 開始投資:構建投資組合的頂層認知 第12章 風險因子構建組合是否更能抵禦市場波動? 資產類別對風險因子的窗口隨時間而變化 不同情景下的風險溢價 莫陷入數據過度擬合的陷阱中 第13章 個人投資者應按什麼調整股債比例? 人力資本也是生命周期投資的一部分 人力資本到底是像股票還是像債券? 懶人理財首選:目標日期基金 第14章 優化投資組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發起異想天開的智力競賽,只為比拼優化結果 尋找最簡單和最複雜之間的優化模型 如何解決優化導致的個別資產過度集中? 優化的價值是否被過分誇大? 關於風險平價策略的爭論仍在繼續 第15章 私募股權能否提升投資組合收益率? 私募股權的業績存在注水嫌疑 私募股權基金更易遭受流動性危機 公募股權與私募股權之間的非公平競爭 第16章 主動選股者如何從指數基金中獲利? 指數基金規模越大,主動選股者越容易贏 實戰案例1:醫療ETF內局外股跑贏其板塊指數14 2% 實戰案例2:金融ETF內局外股跑贏其板塊指數20% 不同風格投資者的相愛相殺 第17章 6個可複製、可落地的投資組合範例 自動駕駛式資產配置方案 保守型資產配置方案 中等風險資產配置方案 全球多元化均衡資產配置方案 收益最大化資產配置方案 特殊組合:針對波動率的資產配置方案 資產配置仍處於持續快速發展階段 後記 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的資產配置結果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