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從想像到印象-馬戛爾尼使團繪製的中國圖像 ISBN:9787553527024 出版社:上海文化 著編譯者:陳妤姝 頁數:3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0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后陳妤姝女士撰寫的圖像史專著。在馬戛爾尼使團帶回的眾多中國知識中,數以千計的圖像作品對歐洲大眾文化無意識的塑造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展現了英國主流價值觀支配下的「東方帝國」。本書作者專業背景深厚、文獻索引紮實、中文流暢通俗,雖為圖像學藝術史專著,但可以作為由淺入深的歷史類通俗讀物,具有相當的市場價值。目錄 第一章 有使來華:第一支抵華的英國官方使團一、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始末 二、與使團訪華相關的歷史背景 1 中英貿易 2 廓爾喀之役 3 沙俄的競爭和示範作用 4 新時代的啟蒙精神 三、前人研究綜述 1 有關馬戛爾尼訪華的歷史研究 2 有關馬戛爾尼使團創作的中國圖像的研究 四、四組需要界定和區分的概念 1 亞歷山大和使團的繪畫作品 2 手稿與出版物 3 英國與歐洲 4 中國與大清 第二章 圖繪中華:馬戛爾尼使團的繪畫創作 一、參与創作的使團成員 1 專業畫家 威廉·亞歷山大 托馬斯·希基 2 業餘畫家 亨利·威廉·帕里希 喬治·倫納德·斯當東 約翰·巴羅 3 使團之外的相關人員 約瑟夫·班克斯 托馬斯·丹尼爾和威廉·丹尼爾 威廉·戈姆 二、出版物 三、手稿收藏情況 1 亞歷山大身後的兩次拍賣 2 大英圖書館的亞洲、太平洋和非洲藏品部 3 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的「保羅·梅倫藏品部」 4 大英博物館繪畫部 5 三大主要收藏機構的內在聯繫 6 其餘機構的收藏情況 四、使團所繪中國圖像的歷史意義 1 英國向外探索過程中獲取的新鮮中國知識 2 文化無意識 第三章 圖脈綿延:歐洲「中國圖像」的繼承與發展 一、使團之前的歐洲中國圖像 1 外銷品上的中國圖像 2 來華歐人遊記中的插圖 3 歐洲的「中國風」藝術 4 不同圖像資料之間的互相借鑒與影響 5 使團對以往歐洲中國圖像的繼承 二、學院派審美傳統 三、使團畫作對之後歐洲中國圖像的影響 1 書籍插圖 2 室內裝飾 3 紀實性照片 第四章 異國萬象:使團繪畫的題材選擇 一、人物畫 1 人種志風格肖像畫 突出典型性特徵 凸顯人物服飾 知識分子形象的缺失 缺乏畫面背景 2 生動的異域人物畫 二、景觀與建築 1 水路景觀 2 陸路景觀 3 建築 三、各類民間生產和生活技藝 四、刑罰 1 避免血腥場景 2 被忽視的圍觀者 3 缺失的法律 五、宗教 六、被排除的圖像 1 植物學和博物志 2 固定商鋪 3 室內裝飾 4 浪漫愛情故事 第五章 亦真亦幻:「真實可信」與「異國情調」之間的視覺張力 一、記錄更為真實可靠的中國信息 1 更真實的圖像細節 2 更真實的社會情境 二、圖像中的清朝及其外交策略 1 朝貢體系的例外 2 監視與隔離的政策 3 軍事威懾政策 三、常見的圖像失真情況 1 圖像性失真 常識錯誤 構圖失真 2 概念性失真 地理區域混淆 普遍性與個體性混淆 四、圖像失真的原因 1 寫生手稿數量不足 2 畫家與客體之間的物理和心理距離 3 全知式視角 4 視覺和語言信息之間的互補關係 五、不同出版物的差別 第六章 他者鏡像:馬戛爾尼使團與英國的向外擴張 一、中國的「他者」形象和英國的自我認知 1 田園生活 2 野蠻國度 3 專制統治下的弱國 4 信念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二、世界性的異域視覺知識 三、全球視覺知識收集與馬戛爾尼使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