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債運行機制研究 ISBN:978710023379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高培勇 叢書名: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頁數:2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6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經濟理論著作。從國債與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相互替代關係入手,循著國債運行的基本脈絡,本書從微觀到宏觀,從消費、投資到政府支出,從抽象的理論探索到具體的實證考察,從國債管理活動到宏觀經濟調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建立了一個關於舉借國債經濟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問題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本書適合理論工作者、黨政幹部、企業家以及對財政經濟問題感興趣的人士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教學輔助教材。目錄 第一章 引論1 1 主題與背景 1 2 前人的研究:李嘉圖等價定理之爭 1 2 1 李嘉圖等價定理命題的意義 1 2 2 巴羅對李嘉圖等價定理的引申 1 2 3 李嘉圖等價定理失效的原因:托賓的分析 1 3 思路、結構與方法 1 4 對兩個概念的說明:國債與國債運行機制 1 4 1 國債 1 4 2 國債運行機制 上篇 第二章 國債的經濟影響:發行期的考察 2 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分析的體制前提 2 2 即期的稅收減少 2 2 1 消費函數與投資函數 2 2 2 即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與可能的收入引致效應 2 2 3 即期可支配收入變化的暫時性和長期性 2 2 4 對可能的收入引致效應作一個歸納:一般表達式 2 2 5 深一層的思考 2 3 預期的償債費稅 2 3 1 預期的償債費稅與政府債券所代表的凈財富 2 3 2 國債幻覺及其可能的影響 2 3 3 償債費稅、國債幻覺與預期可支配收入的調整 2 3 4 關於預期償債費稅影響的歸納:一般表達式 2 3 5 國債的滾動循環:更貼近現實的分析 2 4 均衡利息率的變動 2 4 1 對儲蓄的需求的增加與均衡利息率的上升 2 4 2 均衡利息率的上升與可能的利息引致效應 2 4 3 一般表達式 2 5 舉借國債與民間消費:初始性影響 2 5 1 對民間消費的影響:一個簡單的模型 2 5 2 對民間消費的影響:示意性圖解 2 5 3 民間消費的增加幅度:參數β0、β』0、J0和J』0的值 2 6 舉借國債與民間投資:初始性影響 2 6 1 均衡利息率變動對民間投資的影響:三種不同的情況 2 6 2 預期投資收益率變動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投資曲線的位移 第三章 國債的經濟影響:償付期的考察 3 1 償債費稅的開徵和國債利息的支付 3 1 1 償債費的影響實質是一個國債利息問題 3 1 2 償債費稅的開徵 3 1 3 償債費稅與債息支付:綜合影響 3 1 4 均衡利息率的可能變動 3 2 舉借國債與民間消費:繼發性影響 3 2 1 對民間消費的影響:一個簡單的模型 3 2 2 對民間消費的影響:示意性圖解 3 3 舉借國債與民間投資:繼發性影響 3 3 1 均衡利息率的變動與民間投資的趨向 3 3 2 預期投資收益率的變動與民間投資的趨向 3 4 綜合考察:舉借國債的長期影響 第四章 國債的經濟影響:宏觀上的考察 4 1 舉借國債與財政支出規模的膨脹 4 1 1 償債費支出 4 1 2 預算約束的弱化 4 2 舉借國債與社會總需求:總量效應 4 2 1 財政支出規模的膨脹並不意味著社會總需求的等額增加 4 2 2 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和財政支出乘數 4 3 舉借國債與社會總需求:結構效應 4 3 1 認購國債的資金來源 4 3 2 舉借國債收入的投向 4 3 3 來源和投向的綜合 4 4 小結 第五章 國債的經濟影響:從貨幣供給角度所作的考察 5 1 財政收支過程對貨幣供給的影響:一個簡要的考察 5 1 1 -財政的支出過程:基礎貨幣擴張為存款貨幣 5 1 2 財政的收入過程:存款貨幣收縮為基礎貨幣 5 1 3 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過程的綜合效應:擴張還是收縮? 5 2 國債的認購主體與貨幣供給 5 2 1 社會公眾作為國債的認購主體 5 2 2 商業銀行作為國債的認購主體 5 2 3 中央銀行作為國債的認購主體 5 2 4 政府機構作為國債的認購主體 5 2 5 各種情形的組合 5 3 國債的流動性與貨幣供給 5 3 1 政府債券是一種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動性的金融資產 5 3 2 政府債券的結構性特徵與其流動性效應的增大 5 4 國債的償付活動與貨幣供給 下篇 第六章 中國的國債(1950-1994):總體考察 6 1 傳統經濟體制下的中國國債 6 1 1 50年代的中國國債:人民勝利折實公債與國家經濟建設公債 6 1 2 中國國債的「空白」時期(1959-1978) 6 2 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的中國國債 6 2 1 中國國債的重新啟用:背景何在? 6 2 2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人與中國舉債實踐的飛躍 6 3 國債規模膨脹探源:無償性財政收入的相對下降 6 3 1 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數度提高 6 3 2 國有企業利潤分配製度的改革 6 3 3 國家稅收的大面積流失 6 3 4 預算內收入向預算外收入的轉移 6 4 國債規模膨脹探源:償債費支出的逐年加大 6 5 小結 第七章 中國的國債與社會總需求 7 1 可支配收入、償債費稅和利息率:導致微觀經濟主體行為變化的三個傳導因素 7 1 1 可支配收入 7 1 2 償債費稅 7 1 3 利息率 7 2 舉借國債條件下的微觀經濟主體行為 7 2 1 作為「過路財神」的企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