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需要理論及其思想效應研究 侯耀文 97873003268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馬克思需要理論及其思想效應研究
ISBN:978730032687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侯耀文
叢書名: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
頁數:22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3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的需要是馬克思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從《萊茵報》時期論述貧苦階級的需要到巴黎手稿揭示無產階級異化需要產生的秘密,再到《哥達綱領批判》中「按需分配」的最高理想,都體現了其寶貴的需要理論。本書論述了馬克思需要理論的一般內容,包括需要範疇、人的需要的六重特徵、人的需要的體系、需要的層級結構劃分,還論述了馬克思需要理論的地位作用、內在邏輯、方法論遺產、主要特徵等。馬克思需要理論在馬克思整個學說體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地位和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侯耀文,1989年生,河南周口人。202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獲聘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支持計劃」青年學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馬克思需要理論。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教學與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在馬克思需要理論基本範疇、社會主要矛盾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發表的學術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3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日報》等摘編轉載3篇。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項目及其他省部級項目10餘項。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文本邏輯
第一節 《萊茵報》時期貧苦階級需要的發現與辯護
第二節 《德法年鑒》時期「徹底需要的革命」與「利己需要」的揚棄
第三節 巴黎手稿對無產階級的需要和異化需要的初步探索
第四節 《神聖家族》中作為「革命熱情之花」的利益需要
第五節 《德意志意識形態》與「需要革命」的實現途徑
第六節 《哲學的貧困》對革命的辯護和「解放的需要」論證
第七節 《共產黨宣言》為無產階級的需要發出革命最強音
第八節 《資本論》對資本邏輯與異化需要的深度研究與揚棄
第九節 《哥達綱領批判》與走向「按需分配」
第二章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一般內容
第二節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地位作用
第三節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內在邏輯
第四節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方法論遺產
第五節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主要特徵
第三章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理論效應
第一節 弗洛伊德主義馬克思主義:馬爾庫塞的虛假需要理論
第二節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赫勒的激進需要理論
第三節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需要學說
第四節 後現代馬克思主義:鮑德里亞消費社會的需要之思
第五節 生態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需要理論的分歧與辯護
第四章 馬克思需要理論的實踐效應
第一節 歷史與成就:馬克思需要理論中國化歷程
第二節 中國境遇下新時代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節 全球視野下人類需要的重建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